打破课堂沉默,营造“小手如林”的课堂在上课的时候老师都喜欢有更多的孩子举手,所以总想方设法鼓励同学们:“要大胆举手,说错了也没关系……”其实孩子那幼小的心灵哪里经得起错误的挫折,即使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也懂得“要面子”,所以孩子们宁愿不举手,也不要让自己出丑。也有的孩子虽然已经掌握了答案,但还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去“横眉冷对”。那么,教师如何营造“小手如林“的课堂呢?营造和谐课堂氛围,让孩子敢说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我只觉得师和生应当是互相尊重相爱的朋友”。要想让学生对你所教学科有浓厚的兴趣,首先就应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用微笑来消除学生的“惧师”性,并明确告诉学生:老师不仅是你们的老师,更是你们的好朋友,是和你们一道学习的伙伴。这番真情告白,能缩短师生之间心理上的距离,从而让学生觉得老师就像他们的大朋友而倍感亲切。在课堂上教师要大力宣扬发言的好处,并让他们明确:真正好学生的标准是能够在课堂上做学习的主人,大胆表现自己,踊跃举手发言。只有大胆说出来,课堂上大家共同判断纠正,发言者才知道自己思考答案的对错,这样印象深刻,更有利于学习。课堂本就是允许学生说错的地方,说错是很正常的事,如果学生全部能说对,那么还要老师干什么呢?为了更好地提醒激励学生,教师还可以自编了一条口诀对联:“不要怕说错,就怕你不说。”有时遇到气氛沉闷时,教师就说上联,学生自然对出下联,气氛一下子又活跃了。只要教师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就会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聘想象,一段时间下来,班上敢于发言的学生一定会如雨后春笋般逐渐多起来。改变传统发言方式,让孩子想说改变“师问生答”的传统发言局面传统的教学形式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问老师答的情况较少。这也是学生越来越不爱发言的重要原因。问是主动的,答是被动的,问可能是我想探究什么,而答则是我要按老师的要求说话。哪个更能提起学生兴趣,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灵活的问答方式,提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比如课前教师布置学生预习,上课时可以通过“预习时,你遇到哪些不懂的问题”这种学生质疑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此既能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同时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让其他学生来回答,更好地激发全班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果。改变“一问一答”的单一发言方式现在仍然有很多教师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串讲教学,老师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只是为了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任务。被叫起来发言的学生也是几个优等生,唱唱独角戏。现代教学观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我们应倡导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全体学生参与研讨发言,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都有发言的机会。尝试允许学生坐着发言由于某些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已经开始进入半成熟期,遇到人多、生人等时,内心会产生紧张、害羞、扭捏、拘束、胆怯等,而站着发言、回答问题会加重这些心理的变化,甚至产生不良影响;坐着发言、回答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这些情绪变化,使他们心理更平静,更自信。所以平时上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言习惯,选择站或坐着发言,让学生做到想说就说。创设发言有利情境,让孩子会说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实践课堂教学中,课堂上设计的很多问题其实含金量都很低,甚至比较“小儿科”,有些问题只要在课文中找找就行,许多学生会很不耐烦回答这种问题;还有些教师的问题提得不适当,缺乏明确的指向性,学生无法回答、不知怎么回答,也会挫伤其发言的积极性。2留足思考交流的时间课堂40分钟对教学活动来说是宝贵的,其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里,如何将时间分配给学生?有些教师一抛出问题,就让学生回答,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走马观花,或者小组还没讨论多久,就击掌示意学生停下来进行全班交流,使得学生因没考虑成熟而吞吞吐吐,答非所问。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甚至适时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形成个人的见解,再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