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虽有佳肴——《礼记》【学习目标】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2、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学习重难点】:以“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学考考点】:1.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Page4《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课文节选自《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预习检测1、给下列红字注音:佳肴()()自强()兑命()学学半()2、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虽()旨()至道()善()困()是故()自强()自反()故曰:教学相长()《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jiāyáoqiǎngyuèxiào即使甘美最好的道理自我勉励好处不通,理解不了所以反省自己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速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的文章选集,是一部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与《》《》合称“三礼”。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________,记录等的问答,记述。儒仪礼儒家仪礼周礼小戴礼记孔子和弟子修身作人的准则礼制、礼仪,解释仪礼文学常识文学常识《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礼记》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古文朗读2、诵读展示。(学习小组形式展示)翻译(1)虽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即使好,美用鱼、肉做的菜。吃,品尝(味道)甘美最好的道理好处所以,因此不通,理解不了。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吃是不会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的地方。(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6)故曰:教学相长也(7)其此之谓乎反省自我勉励促进。表示推测语气。大概,恐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乎”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译文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之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合作探究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道理:“教学相长”--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重视实践,在学和教的实践中“知不足”、“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进步与发展合作探究合作探究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类比论证。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