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上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最大的感触是课堂中活动多了,学生都“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勿庸质疑。“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下让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和教学的策略。然而。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翻新。为“动”而动,为“活”而活,疏于管理,则会导致事与愿违、“活”而不“实”的后果。下面是我就目前教学中的有关“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的教学行为所作的一番探讨。一、课堂热闹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吗?时下的课堂,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分小组热烈讨论的场面。似乎不讨论就不能体现新理念,不合作就不能进行有效探究。观察学生在许多课堂上的表现。盲从的多,争辩的少,附和的多,投入的少。事实上。形式上的合作是无效合作,更谈不上是探究学习的体现。为了实现有效的探究,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合作交流的机会是必要的。但这种合作不是形式上的合作,应当是实质性的合作。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问题情境。适时地引进小组合作学习,在具体组织时,每个学生要有明确的分析,有充分的合作学习的时问。同时要为学生独立探究和相互合作提供中介性的工具——有价值性的问题。我听过一节公开课。一位教师在《测量旗杆的高度》的教学中,在创设情境后,利用小组合作探索测量方法,教室里一下子“开了锅”。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很多办法。其问不免有不同见解的争论:有的认为。利用阳光下的影子方法好,它使用工具少,操作又方便。有的认为。利用标杆方法好,这种方法在不出太阳的情况下也能操作。有的认为利用镜子的反射方法好。它可以把科学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有的说,把气球升空的方法最简单……同学们兴致越来越高。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我以为这才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用活了教材。这才是让学生真正“动”了起来。二、怎样理解“动”才是全面的呢?怎样理解让学生动起来的“动”字?很多情况下,人们只把动手,动口等看得见的显性行为看作“动”。好像只有让学生讨论、争论、表演、游戏等才能体现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才能显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隐性的思维活动却往往被认为不在“动”之列。这是一种肤浅的认识。我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营造安静的空间。用来思考。任思维驰骋,任想象放飞。让学生在安静和谐的“思维场”中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体验在嘈杂的环境中无法得列的成功的快乐,也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一种“动”。我们常常会发现,“让脑筋动起来”的课堂更精彩。三、让学生“动”起来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的“重心”应实现三个转移:一是由“教”向“学”转移,在重视教法研究的基础上,重视学法的研究;二是由“学”向“悟”转移。因为文化知识可以通过“教”和“学”获得。而文化素质却只能通过学生的“悟”才能获得:三是由“悟”向“行”转移,这是因为实践出真知,只有真心感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也不能满足于教师不停地问,学生被动地答的“满堂问”。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其实整堂课中,如果学生没有一点疑问,没有提出一个问题,这样的课不能算是一节好课。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提出的问题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更容易暴露教学中的缺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更何况,如今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异常广阔。学习日渐社会化。学生在某一方面通过较多的学习积累。超过教师也足常有之事,因此,“动”起来的学生中应当包括对教师、甚至对教材产生质疑的学生;“活”起来的课堂上。应当容纳学生质疑、反问、争论的声音戒以为这才是“让学生动起来”的最高境界。四、课堂上教师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自主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