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免一补实施意见苏店寄宿制学校贫困生“两免一补”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以下简称“两免一补”)政策,根据省、市、县有关工作精神,阳光操作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将好事落到实处,真正解决家庭贫困学生上学问题,减轻农民负担,客观公正的落实贫困生救助资金的合理发放,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两免一补”实施方案。一、成立“两免一补”组织机构在校长的领导下,由专人负责资助贫困生工作,并成立由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负责贫困生的申请和初审,研究拟定受资助学生名单和资助形式。(一)领导小组:组长:郭丘副组长:孟样军组员:韩样明苏国霞崔新华全体班主任领导小组职责:1、组织、管理、审查各小组的工作;2、对此项工作进行上传下达。3、负责对此项工作的解释。4、对出现的矛盾进行调节和处理。(二)贫困生资格审批小组:组长:孟样军组员:韩样明各班主任资格审批小组职责。对调查小组上报的贫困生进行审批。(三)宣传、调查小组:组长:苏国霞成员:崔新华各村责任教师宣传、调查小组职责:1、对两免一补的政策在学生、教师、村民中进行宣讲。第1页共4页2、对班级上报的贫困生情况进行摸底调查。3、对群众反映的意见进行深入调查,将结果呈报领导小组。(四)资金发放与监管小组:组长:郭丘组员:苏国霞苏小军各班主任资金发放与监管小组职责:1、领取教育局下拨“两免一补”资金;2、负责将资金存入帐户;3、发放“两免一补”资金。4、教育学生保管好补助资金,引导学生正确消费、正当消费,确保生活补助资金不挪作他用。二、资助对象。全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住读学生。属财政供给的家庭子女不享受此项政策。三、贫困生资格和优先享受生活补助条件。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守法律、社会公德和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勤奋好学。2.确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未入学、辍学或即将辍学的学生。3.属于下列情况,品学兼优的学生优先资助:⑴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残疾学生及少数民族学生。⑵父母一方死亡,离异的单亲贫困家庭子女。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农村低保或农村特困家庭子女,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子女。⑷因受灾、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子女等。四、严格贫困生审批过程。为了能让贫困生真正得到救助,制定如下审批过程。1、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负责,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2、班主任将贫困生情及名单上报领导小组,进行初审;3、领导小组派调查小组入户调查、了解、核实,请村委会、村支部开具证明。第2页共4页4、最后领导小组根据调查小组各方搜集的资料,决定贫困生受救济名单。5、经确认的贫困生需填写《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资助申请表》一式两份,上交县教育局一份,学校存档一份。6、贫困生确定后,2日内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公示地点在校务公开栏和各村委会。7、经审核通过后,由学校通知受助学生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领取表》,并由学生及其监护人和班主任签字确认,领取资金。8、将“两免一补”各种资料汇总存档。五、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宣传发动。(11月10日前)学校要充分利用召开会议、印发资料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两免一补”有关新形势、新政策,做到师生明白,人人皆知。同时,要深入调查,摸清底子,广泛听取班主任、学生、家长及有关方面意见,严格按照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第二阶段。组织实施。(11月11日—11月15日)11月12日各学校根据“两免一补”工作流程通过有效途径公开资助信息,组织符合资助条件并希望获得资助学生填写申请表;11月13日学校按照政策规定进行评审,初步确定资助名单并公示,无异议后组织受助学生填写登记表,建立受助档案,并将受助学生名单公示;11月15日学校将受助学生名单和评审公示(照片)等情况上报县教育局,等待教育局批复及下拨资金并将救助资金落实到学生。第三阶段。总结验收。(12月1日—12月10日)学校要认真总结,查找不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写出总结报告。并组织人员对各班秋季“两免一补”工作进行抽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