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心得体会下面是我们文秘114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心得体会供大家参阅。我们党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组织和人民监督天经地义。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不管习惯不习惯,喜欢不喜欢,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不会缺位,与其刻意回避监督,不如坦然面对监督,自觉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成长成才、干净干事。新特点、新要求、新提法……新修订的《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公布以来,媒体持续解读,广大党员干部也都在“揽镜自照”,明是非、知行止。然而,亦有少数人感到不舒服,觉得不自在,认为“捆住了手脚”。殊不知,接受组织和人民监督天经地义,只有“从谏如流,自觉接受监督”,才能时刻保持清醒、行稳致远。能不能正确对待、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监督,是衡量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我们党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组织和人民监督天经地义。不想接受监督的人,不能自觉接受监督的人,觉得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很不舒服的人,不具备当干部的起码素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以来,党员干部靠开门纳谏发现缺点、查找短板,靠群众监督警示自己、鞭策自己,靠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使“严”和“实”的作风得到大力弘扬,极大地凝聚了党心民心。良药苦口利于病,监督约束利于人。在党员干部队伍中,有的同志虚怀若谷、从谏如流,热忱欢迎监督。然而,也有少数人一提到“监督”二字就反感,刻意逃避监督,置监督于不顾。有的对同志的批评不当回事,只记在本子上不放到心里去;有的对别人“提领扯袖”的做法不以为然,搞“一提就跳、一扯就闹”那一套;还有的对制度漏洞只钻不补,热衷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都是缺乏自觉接受监督意识、不愿在组织和人民监督下工作的表现。对党员干部需要信任,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少数党员干第1页共2页部虽然接受党的教育多年,但最终走上邪路、不归路,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把各种监督当“儿戏”,把“严”和“实”的要求当“耳旁风”,把党的纪律和规矩当“橡皮筋”,唯我独尊、自以为是,忘乎所以、私欲膨胀。监督是紧箍咒,也是护身符;是摄像头,也是正容镜。有了监督,可以减少或杜绝“闯红灯”,给人以警醒和纠正错误的机会,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小问题变成大问题,“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因此,要把监督当作组织的一种关心,群众的一种关爱,做到“察纳雅言,从谏如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严”和“实”的要求一刻都不能放松,监督也应成为一种常态。尤其是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不管习惯不习惯,喜欢不喜欢,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不会缺位,与其刻意回避监督,不如坦然面对监督,自觉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成长成才、干净干事。阳光是最好的杀毒剂,也是最好的防腐剂。自觉接受监督,要敢于曝光,把自己的思想、工作状况晾出来。心底无私、襟怀坦白,就没有见不得人的事情。有的同志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唯恐见光,这是要不得的。只有坦然面对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工作,才能少犯错误、不犯错误。厌约束,蕴祸患;监督好,大有益。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