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四单元第12课中日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主备:审校:审批:考试内容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链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及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特征考点知识自主梳理定位一、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①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并制定了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②1894年,朝鲜农民起义,给日本以可乘之机。③中国清政府的腐朽。2、概况:1894~1895年,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占领威海卫思考:如何理解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李鸿章的“避战自保”政策?3、结果:清政府战败,1895年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割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4、影响:(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可从《马关条约》的内容来分析:领土主权方面、列强势力渗透方面、资本输出方面)(2)面对民族和生存危机,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始而震惊,继而奋起,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思考:同样经过了洋务派30年的“自强”运动,中国为何却不敌日本?5、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参照教材59页的“历史纵横”二、八国联军侵华1、原因:根本原因:要瓜分中国。(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直接原因:反帝爱国运动。2、时间:1900年——1901年3、结果: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辛丑条约》:A、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B、拆毁北京至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D、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记不叙用”。E、总理衙门改为,位居六部之首。(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秩序完全形成。思考:为何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巩固练习1.《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在《罪已诏》中说:“今兹议约,不侵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此时帝国主义列强“不侵我土地”的根本原因是()A.甲午战后列强已将中国瓜分完毕书B.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已发生重大变化C.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D.清政府已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2.《马关条约》与以往的侵华条约相比,该条约“前所未有”的是①开辟租借地之多②赔款数额之多③开辟通商口岸深入内地之远④开辟通商口岸数量之多()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0万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张了近8倍。各国纷纷扩大在华资本的所谓“法律”依据是()A.《辛丑条约》B.《马关条约》C.《南京条约》D.《二十一条》4.“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从该诗中可以获取的有效历史信息有()①甲午海战战斗壮烈②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③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遭到清廷压制④维新派发起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甲午中日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持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A.军费不足、总理衙门失策和朝廷猜忌B.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倾轧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慈禧太后无主见D.同僚倾轧、武器落后和军费不足6.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家被八国联军洗劫过。”李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见到过中华民国袁大总统。”赵洋说:“我曾在老佛爷60大寿的庆典中表演过呢。”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A.张义B.李辛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