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1.早期介绍(1)梁启超发表文章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2)革命党人朱执信发表文章,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3)一些无政府主义者曾介绍过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2.系统传播(1)原因: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2)人物:李大钊。(3)活动:①1918年11月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指出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新曙光。②1919年5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③在北京利用讲坛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工读互助团”的实践(1)成立:1919年12月成立,幻想通过知识分子做工和帮助劳动者求学的办法,实现社会理想。(2)失败:经济上入不敷出,加上意见不合等原因。(3)影响:很多青年放弃改良道路,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谋求对社会的根本改造。2.三次论战(1)概况:①1919年,围绕“要不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等分歧,李大钊和胡适展开了问题与主义的讨论。②1920年,围绕“要不要建立‘劳农专政’的国家”等问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展开了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③围绕“要不要建立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等问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同无政府主义者进行了激烈的交锋。(2)影响:坚定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信念,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3.组织学会(1)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2)陈独秀等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理论转变:从李大钊到陈独秀,马克思主义完成了从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的转变。2.实践进程(1)1920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2)1920年9月,上海小组把《新青年》改为公开理论刊物;随后又创办半公开的《共产党》月刊。(3)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深入工人群众,做好宣传组织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3.重大影响(1)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2)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轻巧识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易错提醒]新文化运动前后不同。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发生了分化。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胡适等人则继续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后期则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名师点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条件和途径(1)主要条件:①李大钊在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②资产阶级斗争的失败和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③先进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④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2)主要途径:①先进知识分子著书立说,广泛传播。②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③出版报刊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④成立社团和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⑤进行论战,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1.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转变的过程,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3.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和影响[材料一]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样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1)李大钊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材料表达了他什么思想观点?[教你读史]关注两点:一注意材料中心词,把理想“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二是注意材料出处隐含的信息。[提示]目的:与资产阶级改良思想进行斗争,宣传马克思主义。观点:主张马克思主义应当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材料二]工人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利害还迅速的潮流。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