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学习目标: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1.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及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及影响;“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2.难点:“斯大林模式”的利与弊和经验教训。教材整理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国际:俄国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2)国内: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2.目的(1)前期:一切为了前线。(2)后期:布尔什维克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3.内容领域政策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商业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4.评价(1)作用: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2)弊端: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轻巧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归纳为“一、二、三、四”一个背景:战争。两个特点:“战时”和“共产主义”。三个结果:战争胜利、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四点内容:余粮征集制、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教材整理2新经济政策1.背景(1)经济①战争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亟须恢复社会经济。②国家无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2)政治: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2.目的: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3.内容领域政策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流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4.意义(1)理论意义: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即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2)实践意义: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65[课中思考题],思考:新经济政策的依据是什么?【提示】主要依据是1921年苏俄的实际国情,也就是列宁所说的“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教材整理3斯大林时期的经济1.确立(1)时间:20世纪30年代中期。(2)途径: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2.特点(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3.评价(1)积极作用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②1937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2)消极影响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③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④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二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体制,因此被称为“斯大林模式”。[误区警示]“斯大林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斯大林模式所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但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适合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了国内外的敌人,但是引起了农民的不满,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经济,调动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苏维埃政权得到支持和巩固。3.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探究点一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实质史料解读史料一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第四次代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