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程标准重、难点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重点:掌握“双百”方针的内涵及提出的目的。难点: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原因;探究“双百”方针贯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2)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已经开始。2.目的: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3.提出: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4.内涵: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5.特点: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6.成就(1)主题: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2)作品: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3)其他:文艺期刊增多、质量提高等。7.影响(1)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2)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思考探究“双百”方针提出的原因有哪些?(1)三大改造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事业,因此要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2)新中国成立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例如贴阶级标签。(3)在“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是必要的。二、曲折的年代1.原因: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2.表现(1)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2)一些优秀的作品受到错误批判。如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艾青的诗《□蝉的歌》、昆曲《李慧娘》和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等都遭到错误批判。3.影响(1)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思考探究如何看待“双百”方针遭遇挫折的原因?(1)以阶级斗争的观点看待学术问题、文艺问题,将学术问题、文艺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2)不能实事求是地分清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3)政治生活不民主,学术界、文艺界无法实现“百花齐放”。(4)文艺界的派别之争也影响了“双百”方针的贯彻。三、文艺的春天1.背景(1)“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左”路线。(2)党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3)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4)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5)20世纪80年代初,以“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起来。2.表现(1)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2)出现了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3)出现了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3.前景: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思考探究怎样认识“二为”方向?“二为”方向即邓小平提出的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它概括了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总任务和根本目的,它是一种政治方向,但比孤立地提为政治服务更全面、更科学,它不仅能完整地反映社会主义时代对文艺的历史要求,而且更符合文艺的客观规律。分析比较新中国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异同(1)不同点①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社会急剧变化,适应社会变革的产物,新中国的百家争鸣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产物。②目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为发展新兴的封建经济而出现的争鸣,新中国的百家争鸣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③结果: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新中国的百家争鸣带来了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2)相同点:都推动了文化的发展,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主题一“双百”方针的实质和意义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