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明治政权的建立学习目标: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1.重点:“尊王攘夷”口号提出的原因及明治政权的建立。2.难点:比较倒幕运动与尊王攘夷运动的异同。教材整理1尊王攘夷1.背景: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举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2.提出:吉田松阴和西乡隆盛等改革派领袖。3.含义: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4.发展:改革失败后,发展成为倒幕运动。[深度点拨]如何理解尊王攘夷19世纪中期,日本新的生产关系尚不成熟,不能产生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尊攘派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攘夷”是中心口号、中心活动,是为“攘夷”而“尊王”,它成为反对幕府封建体制各派的共同纲领,这是由日本资本主义不成熟的条件所决定的。教材整理2倒幕运动1.1865年,高杉晋作主持长州藩政,建立新式军队——奇兵队。2.1866年,萨摩藩与长州等藩结成同盟,倒幕力量大大增强。3.1868年1月,新政府军与幕府军在鸟羽、伏见展开了激战,政府军歼灭了幕府军。4.1868年3月,德川庆喜被迫投降,倒幕战争胜利结束。[深度点拨]中下级武士成为倒幕运动领导者的原因(1)由日本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2)武士等级内部的分化日益加剧。(3)日本武士中间的大多数人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4)中下级武士大多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教材整理3明治政权的建立1.1868年4月,天皇宣读《五条誓文》,作为施政纲领。2.1868年6月发布《政体书》,规定实行太政官制,这在形式上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三权分立的政府。3.1868年7月,江户改名为东京,确定为日本首都。4.1869年4月,明治政府迁往东京,标志着明治政权正式建立。[深度点拨]《五条誓文》的意义表现了新政府改革封建旧制度和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明确了日本走现代化道路的方向。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在当时条件下,为寻求反幕府的理论根据,中下级武士只能树立起比幕府地位高且为封建主义所承认的权威,即天皇的权威。2.尊攘派变成倒幕派,这是当时政治斗争形势的重要转变,而倒幕武装迅速取胜则是由国际、国内形势所决定的。探究点倒幕运动和尊王攘夷运动的异同史料解读年,高杉晋作对中国遭到列强侵略颇有感触,他说:“决非隔岸之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险矣哉!”他认为清政府之所以衰败,“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既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第二个引号中的内容是史料一的主要信息。史料二开国对日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民族危机的出现使幕府统治也发生了危机。首先它加剧了广大下层群众和以幕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矛盾。……其次,使下级武士看到国家的独立、经济的发展都面临危机,看到幕府统治落后、保守的封建统治是造成危机的根源。由此,他们在思想上、政治立场上逐渐发生质变,由主张推动幕府改革转变为主省略号将史料二主旨分成两层,第一层从社会矛盾方面说明开国的影响;第二层说明开国对下级武士的影响。【史料应用】(1)史料一中高杉晋作的说法是否有道理?【提示】有一定道理。但没有认识到中国衰败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落后,政府的腐败、因循守旧和武器落后只是加剧了衰败。(2)根据史料一、二说明为什么“尊王攘夷”运动会转变为倒幕运动。【提示】①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因清政府腐败而被列强宰割为尊攘派提供了教训。②尊攘派认识到幕府统治落后,保守的封建统治是造成危机的根源。【史论拓展】倒幕运动和尊王攘夷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1)背景:都是在民族危机加剧和幕府统治腐朽专制的情况下出现的。(2)领导者:都是由中下级武士领导的。(3)从口号和具体行动来看:都带有浓厚的尊王思想。(4)斗争对象:矛头都指向外国侵略者和封建幕府。(5)目的:都希望实现富国强兵,抵制外来侵略。(6)过程:都抬出天皇,争取天皇的支持,并且根据地一致。2.不同点(1)倒幕运动比尊王攘夷运动斗争目标更直接,倒幕运动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幕府统治;而尊王攘夷运动是借尊王之名行倒幕之实,重在“攘夷”。(2)结果不同:尊王攘夷运动是在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的;而倒幕运动最终推翻了封建幕府统治,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