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2.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3.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4.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5.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辨证地认识斯大林模式,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学习过程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苏俄国内叛乱、国外干涉,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2.目的: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2.内容:⑴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⑵工业:将大中小企业实行国有化;⑶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⑷劳动: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等。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5.评价:⑴积极: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保障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保证,巩固苏维埃政权⑵消极:①脱离了当时生产力水平,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伤害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②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二、新经济政策1.原因:⑴根本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⑵直接原因:21年2月苏俄水兵兵变。2.标志: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的《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3.内容:⑴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剩下归农民自己支配;⑵工业:①解除了对大部分小型企业和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②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允许国内外资本家投资开发;⑶商业:改变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⑷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制。4.评价:①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稳定了形势;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5.作用:(见教材)6.实质: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7.特点:⑴管理方法手段: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⑵经济体制方面: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8.目的:⑴直接: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危机⑵根本: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成社会主义)二、“斯大林模式”1.背因:⑴国际形势: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⑵国内形势:22年苏联建立,24年列宁逝世和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⑶经济状况:经济相对落后(根源于生产力的水平);⑷历史传统:专制意识根深蒂固,缺乏民主传统;⑸个人意识:斯大林的个人因素;2.过程:⑴25年工业化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⑵26年农业集体化方针。⑶28年新经济政策终止。⑷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建成,标志着斯大林体制的形成★。3.表现:⑴经济上: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经济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实行行政手段管理经济。⑵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个人崇拜;⑶文化上:高度集中,行政干预,思想学术问题政治化。4.本质:忽视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经济方面)5.评价:⑴功绩:①初期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②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⑵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②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③长期指令性计划,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苏联经济持续发展。④这种体制日益僵化,成为后来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⑤政治上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6.认识:⑴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⑵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⑶建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制度。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何异同?思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背景目的内容特点作用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异同点?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