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三节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教学案福建省永春第六中学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是人民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蒋介石集团走向败亡的历史转折点,也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逐步退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又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领导地位逐步确立的历史,更是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历史。本节课的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三大战役在高考中经常考查,必须引导学生着重掌握。二、教学目标和要求:(一)基础知识目标:解放军挺进中原、其他解放区军民转入反攻;战略决战时机的成熟、首战目标的选择、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及原因。(二)思想教育目标:1、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胜利是整个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2、三大战役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空前的,三大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更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三)能力培养目标:1、分析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反攻阶段主攻方向的选择原因及其具体的反攻步骤,培养学生把握历史进程发展的阶段性、全面性的能力。2、通过对三大战役的进程、演变的分析,培养学生具有探究历史事件变化发展、因果关系的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三大战役的胜利及意义2、难点:战略主攻方向的选择、三大战役进程及示意图四、教法学法:1、教法:讲授法、比较法、图示法、问题法、提示法2、学法:阅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五、教学程序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理论、依据预计效果[课前准备]课前播放影碟片《三大战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影碟。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影碟。引导学生加深感性认识,为理性思维奠定基础。制造情景、渲染气氛,加深其感性认识。[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根据看过的影碟再次思考问题:三大战役为什么能够取得决定性胜利?为什么战略反攻对战略决战起决定性作用?为什么可以进行战略反攻?为什么说土地改革为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运用设疑提问法,提纲契领,导入正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及求知欲;并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通过三大战役这一本节课重点知识,牵一发而动全身,提纲契领,导入正文--------土地改革。[讲授新课]提问:中共为什么进行土地改革?学生思考、表达意见、得出结论通过提问、培养学生思维概括能力,并充分利用历史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特点,有利于学生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的前提)的形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简要讲述:《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总路线”学生认真听讲加强记忆,了解基础知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理论、依据预计效果引导学生看书并概括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看书、思考、概括引导学生透过历史事件的现象,分析历史事件的本质。培养学生阅读、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清楚: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群众基础,为战略反攻的到来创造了有利条件。承前启后,过渡下文。(战略反攻)运用图示法显示:1947年6月国共双方力量的对比认真对照材料,得出结论:国共双方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多媒体显示:加强历史事件的直观性和提高教学效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更加清晰:国共双方力量的对比的变化,一目了然,记忆入木三分。提示学生阅读课本P59竖行黑体字,明白“内线”、“外线”的含义对照材料、认真阅读、思考通过阅读材料,提高其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文献资料的能力,养成论从史出的习惯。显示地图,提问,并让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是中原地区?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表意见:甲:战略位置重要,西逼、东慑、南扼、瞰制,乙:国民党防守力量薄弱,丙:有利于其它解放区的战略反攻。通过多媒体显示和分组讨论,加强历史事件的直观性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归纳、综合能力。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主攻方向的选择的正确性、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理论、依据预计效果利用多媒体显示:《战略反攻示意图》,并归纳战术方针“两翼牵制、三军配合”,倒“品”字形等。认真观看《战略反攻示意图》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