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一、“神农”的传说1.功绩(1)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2)“神农能殖嘉谷”的传说,反映了农业的先行者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成功实践。2.意义(1)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2)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名师点拨]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它们在发展的初期就已显露出地域的差别。我国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1.演变(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2)春秋战国: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的出现,标志着古代中国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3)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东汉时出现了比较轻便的一牛挽犁。(4)唐朝时期: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2.评价(1)积极: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2)局限: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1)从制作材料上看,经历了由骨、木、石等直接源于自然的材料到青铜、铁等需要加工的金属材料的变化。(2)从制作方法上看,经历了从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的变化。(3)在使用的动力上,经历了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的变化。(4)在农具种类上,经历了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变化。[深化探究]材料汉代耕作唐代曲辕犁思考(1)材料中左图是什么时期的何种工具?该工具的改进有何作用?(2)材料中的两种耕犁相比,后者有何优点?(3)材料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农业耕作方式?这一方式对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汉代的“二牛抬杠”犁。作用:它添加了犁壁,提高了耕作效率,使牛耕得到广泛推广。(2)减轻了自身重量,使入土的深浅、起土的宽窄随心所欲;耕作平稳;节省劳力,提高耕作速度。(3)反映了春秋时期开始的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影响: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三、贫者无立锥之地1.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1)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2)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3)北魏到唐朝前期:推行均田制。2.封建土地所有制中的矛盾及影响(1)矛盾: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地租的方式剥削农民。“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2)影响: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疯狂的土地兼并,使得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中国古代历朝的民众暴动,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平均”的口号。[易混易错]井田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有制,受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限制,土地实际上归周王一人所有,也是私有制,只是不能被大多数人自己支配,必须由周天子分封才能得到。[历史认识]对土地兼并问题的认识。(1)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在封建社会,土地被视为各种形态财富的最终归宿,地主阶级力图扩大土地占有面积。(2)封建国家是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不可能从根本上去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的制度,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深化探究]材料“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思考(1)古代中国普遍出现土地兼并问题,其原因是什么?(2)土地兼并会导致哪些社会问题?(3)一些开明的政治家和农民领袖试图如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为何不能成功?答案(1)出现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频繁。(2)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影响国家财政收入。(3)①开明的政治家:力图改革田制,缓和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矛盾,如北魏至唐前期实行的均田制。不能成功的原因:封建王朝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从根本上说封建王朝是无法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故改革不能成功。②农民阶级:发动农民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