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程标准学习重点核心素养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概况,理解认识其地位和作用。概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内容、地位和性质。分析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概述新中国土地改革的背景,分析其特点及影响。概述新中国稳定物价的必要性,分析认识其作用和影响。梳理新中国“抗美援朝”的目的、结果及意义。归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及主要成就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概括归纳新中国初期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实践,分析其历史意义。概述新中国初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分析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民主法制原则。理解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知识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筹备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时间、地点: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2)主要内容①毛泽东在政治协商会议上致开幕词,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②大会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③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④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1)时间:1949年10月1日。(2)主要内容①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②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特别说明】1949年北平政协会议与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的不同(1)新政协将国民党反动派排除在外。(2)新政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果。(3)新政协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4)新政协是长期存在的、固定的统一战线组织。(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盛大的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2.历史意义(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2)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特别说明】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前,是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史料实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共同纲领》史料一1949年9月,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宣布:“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史料二《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研读](1)史料一主要说明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及地位。(2)史料二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性质。[思考](1)据史料一,概括指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什么职权。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代行了全国人大的职权。原因:当时新中国尚未建立起来,不具备召开全国人大的条件,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支持。(2)史料二中的《共同纲领》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做出了什么规定,它发挥了什么作用?提示《共同纲领》规定中国的社会性质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它发挥了临时宪法的作用。知识点二人民政权的巩固(一)历史背景1.国内: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2.国际:美国发动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安全危害。(二)重要措施1.土地改革(1)背景: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2)概况①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②到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