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比较题系列之18--孔子与老子的异同等比较84、孔子与老子的异同孔子老子国别鲁国楚国著作整理出《诗》等“六经”《道德经》主张政治思想重“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无为而治”哲学思想不否认天命鬼神存在,对鬼神敬而远之“道”是万物的本原,否定了“天命”伦理思想贵贱有序无贵贱之别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似之处⑴都生活在春秋时期。⑵都是思想家和学派创始人。⑶都维护统治阶级利益,都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的方案。⑷都认为历史不断推进。⑸都反对严刑峻法。⑹都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作出了贡献85、比较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在政治思想主张上的异同儒家法家治国思想“以德治民”,实施“仁政”,维护周礼,贵贱有序“以法治国”,并主张“法不阿贵”对待君主民贵君轻强化君主专制历史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史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相同都认为历史是不断演进、向前发展的;都主张改良旧制度;都是在封建经济发展、诸侯争霸、士大夫崛起等背景下产生的;都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都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治国理念上的不同之原因⑴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当时,诸侯士大夫兴起,阶级关系已经发生变化,再谈恢复周礼已经不合时宜。⑵不利于天下争霸。儒家思想倡导“爱人”、“为政以德”,对醉心于争霸的诸侯来说没有多少吸引力。86、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与联系先秦儒学汉代新儒学主题谈论现实问题谈论神学功能对民本思想“仁政”等“真理”的追求维护统治和加强中央集权等现实政治服务内容“礼”“仁”“仁政”“民本”等增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等特点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大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天人感应”多是关于道德规范和治国原则“君权神授”等主张,使儒学披上神学外衣。地位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之一儒学独尊,成为封建正统思想联系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汉武帝的官方学说87、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比较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世界本原“理”是世界的本原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方法论偏重于外在工夫,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对外物的考察来启发内心潜在的良知偏于内在工夫,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去掉人欲,以恢复良知。哲学类别坚持“性即理”的根本观念,通过“格物致知”通明理,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心即理”的根本观念,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首要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内心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所处地位理学的创立者理学发展到顶点、极端作用影响要求个人修养要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当人的私欲与天理冲突时,要“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是南宋及明清时期的统治思想,影响海内外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陆王心学影响不及程朱理学相同(1)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在儒学基础上吸纳融合佛学、道教而发展起来的,都是对儒学的发展。(2)主张:都承认“理”的存在,同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都提倡一种高调的道德理想主义和严厉的文化保守主义。(3)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规范人们的行为。(4)道德主张:程朱理学主张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陆王心学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5)影响:地位都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联系心学也是理学,心学是理学的新发展,心学是对理学的批判和继承。二者之间有着继承和被继承的关系88、儒家思想的“德治”与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