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新课导入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的大臣是不成的。战国时期诸侯林立,尔虞我诈,一批谋臣策士周旋其间,因势据时为国君出奇策异计。齐威王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刘向刘向(约前(约前7777年—前年—前66年)年),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作者简介相关知识《战国策》又叫《国策》,杂记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纵横家的实战演习手册。本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昳丽()窥镜()间进()期年()谤讥()朝服衣冠()皆朝于齐()yìkuījiànjībàngjīzhāocháo字词注音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兼语句邹忌进谏齐王纳谏讽:婉言规劝谏:直言规劝字词解释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长,身高早晨穿戴,名→动照对…说固定句式。“与…相比,谁更…”。孰:副词,谁甚美。太美了比得上光艳美丽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判断句。标志:……者也。即“信自”。宾语前置第二天又“与…相比,谁更…”。孰:副词,谁省略句。(邹忌)与(客)坐谈补足音节,无意义“…与…孰…”,句式:“与…相比,谁更…”及、比得上美丽、漂亮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第二天通假字,“熟”,仔细省略句。(邹忌)自以为不如(徐公)视自,宾语前置“甚远”太远了在晚上。名→状表顺接,两个动作相连以…为美。(认为…美)意动用法偏爱,形→动对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他,指徐公认为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实在土地方圆国君旁边的近臣没有因受蒙蔽而不明比的的的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对,好当面。名→状指责过失上等的“于市朝谤讥”介词结构后置使…听到。满一年偶然即使议论公共场合集市不时,有时候授予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齐王纳谏”这件事所说的朝见到整体感知读课文,明确本文的主要内容。课文通过邹忌借用自己家庭亲友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理清文章思路。答:相同点:赞扬邹忌比徐公美;不同点:妻子热情赞扬邹忌,反映了妻的偏爱(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在家中的地位卑微,因为怕,回答比较敷衍(如“徐公何能及君也”);客因为他的主要目的是有事相求,所以回答用了一个陈述句,比妾的反问句,语气更轻(如:“徐公不若君之美也”)1、针对邹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妻、妾、客的回答有什么异同?课文解读2、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