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兰炼一小和芸一、教材分析“梯形面积的计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九册第74—75页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几种基本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是后面要学习的“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我依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梯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2.使学生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的计算梯形的面积。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在探索梯形面积公式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教学重点:掌握、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二、教法与学法教法:本节课我采用微机辅助教学,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操作实验法、讨论法、练习法,让学生全面、全程的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学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讨论、动脑、动口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意识。三、教学过程针对以上分析,我对本课进行了如下设计:(一)情景引入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首先提问:同学们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吗?猴年,所以小猴非常高兴,瞧,今天他请了三个小伙伴小猫、小鸭子和小老虎来家里做客,并送给每人一个漂亮的梯形。拿到梯形后小动物们就开始争论谁的梯形大。谁也争不出结果就来问小猴:“你送我们的梯形哪个最大呢?”小猴看来看去犯起了愁。同学们你们想帮小猴解决这个难题吗?我引导学生说出通过比面积就可以知道哪个梯形最大。然后出示几种图形,复习以前学过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最后设疑:那大家会计算梯形的面积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设计意图:用同学们喜欢的小故事和恰当的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的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同时也引入了课题。)1(二)探究新知1.合作操作帮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地推导过程,然后让学生分小组仿照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在合作操作前我给予适当的引导,目的是:为学生的操作指明思考方向。然后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梯形自己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动手操作,经历梯形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在操作中我只参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自主探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2.展示汇报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操作情况,并肯定学生爱动脑筋。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的培养。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基本拼法,我用课件演示一遍。(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3.探索公式结合学生拼出的图形,出示思考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推导和总结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让学生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不是死记硬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提示:用S、a、b、h分别表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和高,学生尝试自己用字母表示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课件出示:S=(a+b)h2)。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求梯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这样是为了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设计意图:探索新知的整个过程,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观察、归纳,利用直观演示法,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的理解和掌握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后面应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应用新知课件出示水渠图片,让学生直观的认识水渠,并理解什么叫“横截面”。然后出示例1,学生尝试独立完成此题。(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梯形面积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通过情境促进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