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朗读训练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研究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的契机,不能让好机会白白流失。在这节课上,主持人为不服气的选手安排的“复活赛”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让大家都读《吆喝》,就是通过朗读内容的随机调整,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容,体味作者的写作目的,形成自己独到的体会。这样做,是与语文课堂重视朗读的宗旨相一致的——在朗读中,声音是用来传递情感的,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他们朗读时的动情点是一致的。通过朗读,扣住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的训练,达到朗读教学的预定目标。而让朗读获得掌声最多的同学谈他这样读的原因,其实就等于在考问他对文章内容及主题的理解,并使全班同学从中获益。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而按部就班的讲解往往会使学生昏昏欲睡,使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课堂上有很多难得的机会,如学生情绪的波动、回答问题出现的错误、一个突发的小事件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课堂上最宝贵的资源,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能提前预料的。能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时机,围绕课堂教学的训练点去进行随机应变的调整,就能使教学有意想不到的成功。因为教学就是要解决学生的疑难,帮助他们理解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引发兴趣,引导思考教学案例:在讲授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这篇课文时,我在课堂上卖了个破绽,用故意犯下的错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在范读课文时如果有哪个字音因口误读错了,学生是不给我提出来的。在讲《范进中举》时,我范读了范进看榜发疯飞跑上集一段,只是全文的精华所在。范读之前,我对学生说:“如果老师读错了,大家一定要立即提醒我。”文中,范进从集上回到家看榜时神智是很清醒的,他看到报贴后说了一句话——“噫!好了。我中了!”在晕厥过去又被众人救醒后,他又说了一句话——“噫!好。我中了!”我在读范进的第二句话时,特意将“了”字加上了,同学们立即帮我指出,我便及时地改了过来。在这一段课文读完后,我先向给我指出错误的同学表示感谢,随后说:“其实,老师是特意读错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们听了我的话,感到非常吃惊,眼神中充满了好奇。我让他们自己读一读范进的这两句话,体味一下一句有“了”一句没有“了”,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学生们不明就里的读了两三遍之后,有的同学脸上现出微笑,一幅恍然大悟的神情。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句子中有‘了'字表示一件事结束了,朗读时应该稍拖一下音;而不用‘了'字表达的语气很坚决。”我对这位同学的答案大加赞赏,夸他有悟性、思维灵活。这下,其他的同学都不服气了,站起来回答的答案一个比一个完整,所作的分析也越来越精彩。在所有的发言中,大家认为最棒的答案是这样的:“范进看到自己中了乡试第七名,欣慰异常,他意识到自己三十多年忍辱含垢、低三下四、苦苦挣扎的日子今天总算熬到头了,他再也不用看胡屠户的脸色了,他有一种释下心头重担的感觉,所以他说‘好了’。在他晕厥又清醒后,他的神智是错乱的,他的内心被巨大的喜悦充满,他在表现如此强烈的感情时若用‘了’字,语气就比较舒缓,表达效果就会大受影响,就不能很好的照应他发疯的程度之严重。同时,对用科举制度毒害读书人的思想这一主题的挖掘也不够深入。这个‘了'字用意很深。”同学们的发言让大家频频点头,我为学生能理解我的问题感到高兴,对他们精彩的发言感到骄傲,同时,也为自己的设计而得意——如果将这一处细微而精彩的语言一掠而过,学生不朗读、不品味,就会一无所获;如果将设计的问题平铺直叙地提出,学生的好奇心就不会这么重,参与的热情就不会这么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就要大打折扣了。教学反思:在《范进中举》这篇课文中,我相信吴敬梓在对范进的这两处语言进行描写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他决不会无意识地在某一句中随意加入一个“了”字他是要通过这个字,不着痕迹地表现范进的心理活动,表现他对“中举”这件事的反应,表现科举制度的危害。以这个字为例所做的设计、分析,就是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仅仅解决“作者写什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以及“怎样写”的问题。对学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