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洗课晒课如果我问:您会上课吗?也许您会不以为然,我们天天在上课,哪有不会之理?要是我问:您会磨课,洗课,晒课吗?也许您会和我一样,先是一愣:听过磨豆腐,听过洗衣服晒衣服,却没听过这课也要磨,洗,晒的?其实细细一想,拿来一咀嚼,还真的很有味道:试问,课前我们对文本的深入解读,磨出课的厚度了吗?我们课上那些纷繁杂余的东西洗干净了吗?我们的课堂能否敞开大门,接受阳光的晾晒呢?一、宝剑锋从磨砺出——深挖细嚼,磨出厚度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一句话: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只有把教材解读好了,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其实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再走进课堂。古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对文本的解读,自己的心在磨,也同年级老师在嘴上磨。教案设计,抓住妈妈的情感主线,理清文章脉络,抓重点内容巧设质疑点,抓重点词语精选训练点,抓重点语句挖掘动情点。课堂上,教师引领着孩子融入到语言的海洋里,沉浸在浓浓的语文味儿里,课充实了,饱满了,但课太臃肿,太繁杂:内容多,语言多,课件多,环节多二、繁华落尽见真淳——大胆取舍,洗出效度“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有专家说,洗课,就像是煮饭前淘米,洗菜去泥沙一样,我们的课堂里面有没有这样的“泥沙”呢?“洗课”的过程,可能会有“舍不得”感,但只有洗干净了,做出来的饭才香,上出来的课才有“味道”。正如鲁迅先生该文章,没用的去掉,可用可不用的去掉,那就叫精炼。换成上课,就成了高效课。名师们大多有洗课的习惯,历经“千淘万滤虽辛苦,吹尽黄沙始见金”的过程,收获“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的本真、有效课堂。在研读教材时,总觉得课文的精彩之处很多,值得挖掘的点很多,可时间有限,到底该抓什么?怎么抓?这就要我们大胆取舍,洗出课堂的效度。所以应毫不犹豫地对教案做了一次“清洗”。(一)洗出简明的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语言。2、能够运用联系上下文透过词语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感受金吉娅的美好品质,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这三个目标分别从认知能力、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其紧扣文本,简明而又实际,使每个学生通过文本学习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二)洗出简约的教学内容再三斟琢后,以金吉娅为着眼点,并以此发散到全文,,确定了两大内容的处理:一是,“沉默不语”的理解;二是“什么都没有”那句话的层层感悟。“抓住主干,大胆取舍,删繁就简,突出重点”这是我们取舍后的教学内容,乍看起来,似乎教给学生的东西是“少”了一些,但我们知道:只有学会有选择的放弃,才能追求到深刻的简单。择要而教是保证课堂实效性的前提。(三)洗出简化的教学环节简约是种美,简约而不简单是种境界,是我们追求的教学理想。老师们应不断地推敲研究,不断地思考修改。洗课,是一次“洗尽铅华”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又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更是一个收获的过程。三、采得百花成蜜后——迎着阳光,晒出亮度我们的课磨过了,洗过了,是否该拿出来晒晒。衣服洗得干部干净,只有晒干了才能看得真切,课呢?我的脑海里冒出了一个词:“晒课”,这个想法源于网络,在网络时代,继“闪客”、“博客”“播客”之后,如今网上最流行的就是“晒客”,所谓“晒客”就是热衷于用文字和照片将自己的淘宝收获、心爱之物生活物品等,放在网上曝光的网友,“晒客们”在网络上将之与人分享,由人评说。“晒”也是一个认识自己,并且通过和网友们的交流,听取意见,学习他人的过程。在谈到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时,很多人便会想到快速脱颖而出的捷径——赛课,赛课,是一条通向象牙之塔的路,笑到最后的能有几个人呢?几乎是凤毛麟角。于是,我想到了“晒课”。首先是在现实生活中的“晒课”,就是把自己准备的课主动邀请广大教师前来听课,在大庭广众上家常课、汇报课、展示课等,从而将成长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