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3页红外探测技术红外检测技术基本原理红外技术的原理是基于自然界中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每时每刻都辐射出红外线,同时,这种红外线辐射都载有物体的特征信息,这就为利用红外技术探测和判别各种被测目标的温度高低与热分布场提供了客观的基础。红外线是波长在0.76〜1000um之间的一种电磁波,按波长范围可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极远红外四类,它在磁波连续频谱中的位置是处于无线电波与可见光之间的区域。红外线辐射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299792458m/s沁3x1010cm/s红外辐射的波长式中:C:速度九:波长w:频率红外线辐射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最为广泛的电磁波辐射,它是基于任何物体在常规环境下都会产生自身的分子和原子无规则的运动,并不停的辐射出热红外能量,分子和原子的运动愈剧烈,辐射的能量愈大,反之,辐射的能量愈小。第2页共13页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会因自身的分子运动而辐射出红外第3页共13页线。其中黑体频谱辐射能流密度对红外辐射波长的关系,根据普郎克定律:pC1(瓦■厘米-2・微米-1)p—厂X九T人5cCST式中:p—波长九,热力九T学温度为T时,黑体的红外辐射功率。C—光速度1(3x1010cm/s)C—第一辐射常2数=3.7415x104(瓦厘米-2微米2)九一波长(微米),T热力学温度(K)温度辐射的能量密度峰值对应的波长,随物体温度的升高波长变短。根据维思定律:九2898(|dm)_T式中:九一峰值波长,单位:|dmT—物体的绝对温度单位K物体的红外辐射功率与物体表面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与物体表面的发射率成正比。物体红外辐射的总功率对温度的关系,根据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P=£R-T4(W/m2)第4页共13页式中:T—物体的绝对温度P—物体红外辐射功率(辐射能量)E—物长表面红外发射率(辐射系数)R—斯蒂芬一波尔兹曼常数(1.380662x10一23J/K)物体表面绝对温度的变化,使的物体发热功率的变化更快。物体产生的热量在红外辐射的同时,还形成物体周围一定的表面温度分布场这种温度分布场取决于物体材料的热物性,物体内部的热扩散和物体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的热交换。通过红外探测器将物体辐射的功率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成像装置的输出信号就可以完全一一对应地模拟扫描物体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经电子系统处理,传至显示屏上,得到与物体表面热分布相应的热像图。红外线辐射的特点,除了具有电磁波的本质特性外,还同时具有两个重要的特性。其一,物体表面红外线辐射的峰值波长与物体表面分布的温度有关,峰值波长与温度成反比。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温度越低,辐射的波长越长。与红外线辐射峰值波长对应的温度见表。表1—1与红外线辐射峰值波长对应的温度类别峰值波长范围|dm温度°C近红外0.76〜1.53540〜165第5页共13页中红外1.5〜151658〜-80远红外15〜750-80〜-269极远红外750〜1000-269〜-270因此,物体红外辐射的能量大小及波长分布与表面温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根据红外线辐射的这一特性,通过对被测物体红外辐射的探测,便能实现对目标进行远距离热状态图像成像和测温并进行分析判断。其二,红外辐射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要受到大气的吸收而使辐射的能量被衰减,但空间的大气、烟云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程度与红外线辐射的波长有关,特别对波长范围在(2〜2.5um),(3〜5um)及(8〜14卩m)的三个区域相对吸收很弱,红外线穿透能力较强,透明度较高,这三个区域被称之为“大气窗口”,“大气窗口”以外的红外辐射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大气、烟云中存在的二氧化碳、臭氧和水蒸气等物质的分子具有强烈吸收作用而被迅速衰减,利用红外辐射中“大气窗口”的特性,使红外辐射具备了夜视功能,并能实现全天候对目标的搜索和观察。2红外检测设备种类及其特性比红外辐射的探测是将被测物体的辐射能转换为可测量的形式,对被测物体的热效应进行热电转换来测量物体红外辐射的强弱,或利用红外辐射的光电效应产生的电性质的变化来测量物体红外辐射的强弱,由于电量的测量最方便、最精确,因此一般红外辐射的探测总是把红外辐射量转换成电量进行测量,而红外辐射的探测是通过红外探测器来实现的。红外探测器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功能已覆盖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