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一:社区公益我参与《指导纲要》解读: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让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本主题属于社会服务领域,社会服务在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更为注重强调学生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通过该领域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小学阶段的社会服务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让学生初步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和充实的生活态度,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强化社会责任感,教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质量。活动提出:社会服务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它强调学生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通过该领域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社区公益我参与”这一活动主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走出家门,走进社区,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和认真思考,从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入手,考察社区的便民设施,感受社区的优美环境,发现社区内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建和谐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本主题由“了解我们居住的社区”创建和谐的社区环境“”社区建设我参与“三个活动组成,引导学生走进社区,通过调查便民设施,创建邻里守望卡,设计社区建设调查问卷等具体活动,逐步形成一种积极、生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对社区有了初步了解,而且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中学生通过学习、调查也已经了解了有关社区方面的知识,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在他们的生活范围内进行较深入的观察、调查及采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活动,但2是将自己居住的社区建设成整洁、优美、温馨、和谐的大家庭是我们每个人所向往的。何况社区里有哪些便民设施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怎样解决、如何为建设和谐社区出把力等问题还需要他们进一步考察、探究。因此,学生对这一主题很感兴趣,他们都想亲历“社区公益我参与”的系列实践活动,以此来培养自己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社会适应能力及关心生活、关心社会、自觉为社区服务的意识。活动目标:1、通过对社区的调查了解,使学生熟悉所在社区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2、通过开展“社区公益我参与”的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生活体验,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3、通过考察社区便民设施、调查社区存在的问题,增强小学生关心生活、关心社会以及自觉为社区服务的意识。(德育渗透点)4、在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通过调查了解社区,感受社区带来的便利和温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区的实践活动中来,为创建和谐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活动难点:以不同的形式、方式深入社区,了解社区信息。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展示社区环境、社区居民活动的相关图片,准备“社区公益我参与”活动方案表格,供学生完善填写。学生准备:通过拍照、采访等方式搜集本社区的相关资料,填写社区实地考察记录表,社区存在问题的调查表和“社区建设”调查问卷。3课时安排:4课时活动过程:阶段活动课题名称二次设计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设计活动方案第一阶段:实施阶段1.了解我们居住的社区2.创建和谐的社区环境3.社区建设我参与第三阶段:总结阶段1.成果交流2.评价反思二、课时活动设计第一课时:设计活动方案学情分析:4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对社区有了初步了解,而且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中学生通过学习、调查也已经了解了有关社区方面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