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经验交流材料茨沟镇便民服务中心经验交流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做法、经验,我感到十分的荣幸。下面,我就茨沟镇服务中心建设及工作开展的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简要汇报:茨沟镇地处汉滨北部,付家河中上游,新建制茨沟镇共辖34个行政村,2.1万余人,国土总面积240平方公里。由于山大人稀,群众居住分散;镇属各站所、驻镇各单位办公地点分散。群众出门难、办事难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今年以来,我镇按照全区统一按排部署,把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做为转变政府职能,提升为民服务质量的一件大事来抓。深入调研、认真谋划,积极行动,3月30日挂牌办公以来。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为辖区的经济社会突破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和机制。一、主要做法深入调研、提前谋划、科学合理设置便民服务机构。为了转变政府职能,真心服务群众。年初镇党委就谋划建立镇便民服务机构,并于2月21日,由镇党委副书记带队,组织多部门负责人,到晏坝乡学习先进经验。通过学习,镇党委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充分听取各方意见,认真分析研究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和群众办事的具体需求,明确了建设便民服务中心的目标任务。制定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从机构设置、职责范围、进驻单位、主要任务、方法步骤、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细化部署。积极筹措经费,在镇政府隔壁租用5间110余平方米的办公用房,按照简便实用,美观大方的建设要求进行装修,统一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设备、电话、座椅、档案柜、饮水机等设备,开通信息联通网络,全部实行自动化办公,相关部门可进行流水作业。我们还专门对驻我镇的工商、土管、公安部门也安排了服务窗口。同时,在东镇乡撤并后,及时在原乡政府设立了便民服务站,由一名科级领导直接负责,目前已正式投入运行。在边远村建立了5个中心村级便民服务站。整合资源,规范代理行为,让群众办事省心又舒心。为规范管理、优化服务、提高办事效益,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服务工作程序,力求让农民群众办事省心又舒心。一是实行窗口部门集中办公。我镇召开多次部门负责人和进驻工作人员专门会议,安排部署便民服务中心运行事宜。将财政所、社保所、合医办、国土所、规划所、司法所、民政办、党政办、计生办、农业站等单位集中起来,设立相应窗口,安排工作人员进驻服务大厅统一办公,统一作息时间,统一考勤考核。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的服务模式,为办事群众提供无偿、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二是健全中心管理制度。我镇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之初,就以服务群众为基本的便民服务理念,将中心员工服务予以定位,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建立了党委班子成员值周制、进驻单位领导定期服务制、首问首办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廉洁服务制等多项制度并公示上墙。对群众申请办理的事项严格按照受理、承办、回复三个环节依法办理、及时办结。所有承诺的服务事项均做到“八个公开”,即: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理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经办人和监督电话等八个方面内容全部公开。三是规范承办要求。分类建立办事服务受理登记簿,设制规范的承办单,对办理申请事项做到件件有记录,事事有答复。受理申请、代办事项要求按日进行统计汇总,分类完善代办资料并归档统一管理。按其内容划分为办理、代理、咨询“三大类”:对审批权限在本级的,列为全程办理类项目;对审批权限在上级的,可由本级代替办理的列为全程代理类项目;对必须由申办人亲自到场或其它不能办理、代理的,列为咨询服务类项目,并实行“一门受理、窗口运作、统一收费、限时办结”四是实行中心办公会、各成员单位协调会制度,定期研究中心工作,通报情况,收集意见和建议,解决中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镇党委班子成员每人在中心值班一周,实行轮流挂牌值班;进驻单位领导每周至少要到中心检查督促一次工作,研究本单位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类具体问题。服务中心电话和工作人员的手机一律对外公开,确保群众在上下班时间接待有人,办事人在岗,尤其是在逢集日,增加办事人员,确保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