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县人工种植中药材情况的调查报告为进一步摸清和了解全县中药材人工种植情况,县中药材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科技局)成立专门调查组,对全县22个镇53个人工种植1亩以上草本中药材的村和农户进行了实地调查,由于中药材范围较广,既包括木本药材、动物药材、矿物药材,如杜仲、银杏、枳壳、五味子、鹿茸、僵蚕、朱砂等,也包括草本药材,同时还有原归于中药材范畴的黄姜等,而本次调查仅限于草本中药材,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现状(一)自然资源我县地处陕西东南部、秦岭与巴山交汇处,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日照1800—2200小时,平均温度15—16度,无霜期250天,境内山峦叠嶂,河谷密布,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和各类天然中草药生长条件。据《旬阳县志》记载,我县天然野生中草药品种多达496种,分属112科、284属。1985年全县药材公司经营收购地产中药材有215个品种,其中根茎65种,子实53种,全草25种,花叶14种,树皮10种,藤木6种,菌藻5种,动物25种,矿物7种。野生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有“中药材之乡”之称。(二)种植分布情况-2-近年来,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产业除烟草相对稳定外,蚕桑、黄姜等农村主导产业因价格波动大、比较效益低而连年畏缩,我县各地一些农民结合市场需求,自发尝试种植一些中药材。据初步调查统计,全县人工种植1亩以上的草本中药材品种63种,总面积12000多亩。其中,1000亩以上规模的品种有丹参、金银花、丹皮、柴胡、白芨5个品种,100亩以上的品种有白术、白芍、板蓝根、猪苓、桔梗、玄参、苦参、苍术等12个品种、100亩以下的品种有元胡、前胡、天麻、黄芩、急性子、知母、水百合等46个品种;种植范围涉及22个镇259个村,占全县318个村的81。1%,其中边远、高山、产业不明晰的镇村人工种植面积相对较大,在区域布局上,神河流域多于汉江和小河流域,南区多于东区和北区。(三)生长期限及经济效益情况经与农户和药材经销商了解,草本中药材生长周期越长价格越高,投入越大效益越好,反之则相反。如新森林公司种植的白芨,生长期限为5年,按现行价格每公斤460元(干品)计算,5年后亩产500公斤(干品)收入达23万元,除去成本,年亩收益为4。1万元;猪苓生长期为4年,每平方米投入400元,产量5公斤,每公斤售价200元,每平方米收入1000元,而丹参生长周期为1年,种苗和肥料亩投入600元,产量200公斤左-3-右,按西安自力药厂保护价每公斤8元,今年实际收购价为每公斤11元计算,亩年毛收益2200元,扣除种苗和肥料款,净收入1600元,比烤烟效益差,但比粮食作物高。根据调查情况和与部分收购商贩、药材经营加工企业及网上收购价格比较分析,目前我县农民种植积极性较高、面积相对较大的大宗骨干中药材品种经济效益及分布区域情况见如下统计表:(不含农药、化肥和人工费用)(四)收购、经营、加工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年收购中药材产值100万以上的经销商多达40多家,平均每镇都在2家以上,其中年收购产值超500万元的就达6家,如段家河李振中、李振雄,桐木刘胜富,吕河袁文注,甘溪丁云成,城关贺文龙等,这些经销商中部分具有简单初加工能力,有些还有自己的药材种植基地。全县有中药材专业协会11个,会员达1200多人,带动药材种植基地面积达4000多亩,其中仅旬阳县中药材协会发展白芨、柴胡等基地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全县挂牌中药材初加工企业1家,即旬阳县新森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年经销加工中药材品种36个,收购中药材2000多吨,产值3000多万元,成为目前我县规模最大的中药材经销加工企业。201X年,县政府又招商引资西安自力中药集团来旬投资,当年在旬阳金寨、神河、赤岩、铜钱关、段家河等-4-乡镇发展以丹参、板蓝根为主的订单种植合同3500亩,在旬即将投资3亿元兴建的地坤医药园建成投产后,产值可达10亿多元,利税2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将对我县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以及中药材产业的做大做强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二、存在问题中药材在我县虽然种植历史久远,且有一定的面积,但至今仍未形成我县农民增收的一项当家主导产业,其主要原因和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