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增长发展领导讲话喜获丰收,去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全面向好。皆大欢喜。这些丰收和欢喜,得益于我认真贯彻党的大和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得益于我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特别值得一提的工业战线同志们付出。过去的一年,工业战线的同志们奋勇争先,继续发挥了作为“火车头”对各行各业的巨大带动作用。借此机会,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工业战线的同志们向企业家、职工同志们包括不在企业而为企业服务的工程技术人员,向广大职工家属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证明我们抓新型工业化“5444”的思路和措施是正确的、对路的。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新型工业化有自己的特殊优势,有可以挖掘的巨大潜力。过去、现在和可以预见的将来,工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首先,工业的发展除了自身的需要外,还承担着反哺农业的重任。在前不久召开的市人大二届三次会议上,我们财政拿钱一劳永逸地解决市2000多万农民祖祖辈辈都要缴纳农业税的问题,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我说这几句话的时候,特别有底气,音量特别高。底气从哪里来。来自工业。全市工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已达到70%。现在到了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其次,工业的发展刺激消费,扩大就业。我们来分析一下去年的就业情况。去年全市有41万农民从第一产业转到第二、第三产业。其中,21万多人进入的非农产业,19万多人到外地,这个比例已出现了历史性的转变。以前绝大多数是到沿海,现在本地消化已经超过了1/2。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实现了在年基础上,当年新增就业岗位多于当年新增就业需求,使22万多的下岗结存人员下降到21万人左右,虽然下降幅度不大,毕竟下岗结存人员和毕业后就失业的人越来越少。当然这是动态的。在这当中,工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市下岗人员最高的时候达80万人,去年国有工业就业人员有进、也有出,进出相抵后,净增就业3万多人,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其三,工业的发展拉动投资。去年工业投资增长51.8%,第1页共10页支撑着全市固定资产投入实现26.8%的较快增长。它还拉动外经贸和一般服务业发展,催生壮大新型服务业。可见,的第一抓手依然必须是工业。这不仅有物质的因素,还有精神的作用。工业的发展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人心,推进了各个方面的工作。工业抓得好不好,是我们能不能有效利用中央一再强调的二十年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所在。对来说,甚至对更大范围的中国来说,抓不抓得住战略机遇期,工业上得快不快,上得好不好,是不是有足够的战略眼光至关紧要。战略机遇期,中央领导几乎是每会必提。从政治上说,长期以来对我们构成战略威胁的一些势力,现在或者已经销声匿迹,或者已经改变了战略方向,这对我们来讲就是难得的机遇。因为产业结构升级,因为科技进步,因为经济全球化出现了重新瓜分市场的可能,也出现了一些新兴市场,这是天赐良机于中华民族。我们国内的政局稳定,已经有20多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奠定了人均gdp1000美元的基础,使我们有抓住这个机会的可能。我们的海外华侨有3000—5000万人,过去只有极少数人在海外能挤进主流社会并有一席之地,现在不一样了,经常出国的同志都能真切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和听到海外华侨奋斗的故事。这些都充分表明,中国已经具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资格,这是抓住战略机遇期的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战略机遇期这个机遇抓不抓得住,关键在我们这代人和我们的下一代人。对来讲,抓住这个机遇的重任已责无旁贷地落在工业战线上,包括在座的同志们,都肩负着这样的历史使命。要知道,那些处心积虑想搞乱中国的人,想消除一个潜在竞争对手的人,肯定要钻空子。所以,我们要有忧患意识,要抓住机遇发展,勇于面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下面,我讲两个问题。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这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也是工业真正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的必然选择。我们要有紧迫感。中国地大物不博,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是一个拼不起消耗的国家。我们要在国际上第2页共10页站得住,保持有利于自己的一定竞争态势,实力太小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