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飞红滴翠记黄山名师导航内容感知本文是一篇解说词,是为电视旅游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它有别于一般的游记,因为它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绍自然风光的,使用了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段。所以,第一,它能自由地变换角度来表现,或环景、全景,或中近景、特写,或俯视,或仰视,或平视;第二,它要配合画面,要着眼于解释画面,讲出画面中不为人注意或隐含的东西,不宜过分发挥;第三,它应该口语化,要使观众一听就懂。本文对于这三个特点体现得比较充分。咬文嚼字1.字音赞誉(yù)瑰宝(guī)万壑藏云(hè)侵蚀(shí)千仞(rèn)逾越(yú)枝虬(qiú)屹立(yì)苍穹(qióng)鳌鱼(áo)崛起(jué)犀牛(xī)铭刻(míng)橘黄(jú)红彤彤(tóng)澜翻絮涌(lán)2.多音字3.形似字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这时,我们不由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上下几千年,纵横千万里,一下涌进脑海之中,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剖析:这一句引用毛泽东诗句来总结作者登高临远、凌空俯视的感慨。“无限风光在险峰”在这里有两层含意:一是写登上峰顶之后展现在眼前的“群峰起伏,云海翻涌,山峰若隐若现,就像航船、岛屿飘浮在汪洋大海上”的壮观美景;二是写由此而产生的感悟只有不断攀登才能体验到生命的真正乐趣。2.玉屏楼文殊洞顶上,有一棵破石而出、寿逾千年的古松。它的一根长枝低垂伸展,仿佛一位殷勤的主人伸出手臂在迎接远方来客,招手致意。剖析:这段文字把黄山松描写得神形兼备,“殷勤”“招手致意”都是拟人手法,运用得很贴切,使人看后对千年老松顿生亲切之感。3.山脚下太平县境内,呈现出一片秀美如画的田园风光,适逢此时,人们又称“猴子观海”为“猴子观太平”了。剖析:一块巧石有两个名字,是因为阴晴不同而看到不同的景色,一个是烟云,另一个是山下风光。另外,这还是一个双关语,既指山脚下的太平县,又指山下的太平景象。读时应认真体会这一点。4.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乐的生趣。这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合。剖析:“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是指人们为这些峰石所起的名字,而这些名字又是审美观照的结果,其中凝聚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体现了人们的情趣,使石头有了人的精魂。这是外加上去的,是“外在美”;峰石本身的千奇百怪的造型是大自然的创造,是属于内在美。这句话着重讲人的审美创造的伟大作用。二、重点语段“如今,从下到上”至“倒像是—个登山的集体”。剖析:作者将镜头推前,让我们看到黄山的中近景:静态的——石阶、护栏、铁链种种保护装置;动态的——人们鱼贯而上的情景。最妙的是,作者要我们设想置身于其中时的自我心态:“当你踏在这光滑潮湿的台阶上,手里抓着摇晃的铁索,几乎垂直向上攀登这时,如果回首身后,两侧斧劈刀削般的悬崖峭壁,万丈深渊,不能不叫人心惊胆战。”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出天都峰的高与险的特点。再要你从远处遥望,看人们登山的情景:鱼贯而上,化为“悬空的彩带”,既写出天都之险,也表现出人的精神之美,人在使江山增色中所起的作用,暗点了题中“飞红”两字。审美鉴赏着力赞颂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和人类非凡的审美能力文章从地质史上黄山的形成,写到黄山诸景——峰石、松树、烟云、日出和温泉,着力赞颂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伟大创造力和人类非凡的审美能力。课文抓住了黄山是祖国大地上的一块瑰宝来写,在概括描述黄山总貌的同时,用设疑的方式引出它的地质生成史,让人们对黄山有个纵向的、总的了解;然后,再分别介绍了各种景观和特色——峰石、松树、烟云、日出和温泉,来了个横向展开。在写各个景观时注意穿插照应,把人们的活动也写进去了(有时还写人们的心理感受,如日出部分)。在这些记叙的基础上,适当地运用议论来点化,说明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只不过是构建出黄山的原始情貌,黄山的美还有待于人们装点,有待于人们用美的心灵去发现。又如文中写黄山巧石的部分:“螺蛳”“飞来峰”“猴子观海”等景物的描写,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更伟大的是人类非凡的审美能力。光听巧石的名字就给我以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