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体悟雨果和伏尔泰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2.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诗化的语言。3.了解演说词的现场感、交流感的特点。教学重点:1.从作者激情的语言中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2.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教学难点:1.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意义。2.伏尔泰所处的时代及思想背景。课前准备:1.查找雨果、伏尔泰的相关资料。2.利用工具书正音正字。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878年的法国,拿破仑三世王朝已经推翻,建立了共和政府。作者也早已结束了19年的流亡生活。但是,德国对法的战争没有停息,因为政治派别纷争激烈。尤其对巴黎公社员的杀戮,到处弥漫着血腥。“野蛮还在,刀剑猖狂”。作者本人代表左派,同情巴黎公社,不断受到排挤。雨果这位从伏尔泰思想汲取力量的人道主义斗士,在“教导人们走自由”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与世长辞(1778)的一百年后,发表富有战斗激情的演说。二、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1)注音:陨柩睿恪(2)解词:陨落:星星等从高空落下。弥留之际:病危将死的时候。登峰造极:登上高峰,达到顶点。比喻达到了最高境界。兼而有之:同时具有。睿智:英明有远见。著作等身:形容著作数量多。恪尽职守:谨慎而恭敬地履行职责。灵柩:已盛尸体的棺材。媚上欺下:巴结上司,欺骗下属。凌驾:高出:高出(别人);压倒(别的事物)。恼羞成怒:因感到羞愧而发怒。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资料交流:(1)伏尔泰:原名弗郞索瓦.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他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他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伏尔泰写过大量文学作品,其中著名的有史诗《亨利亚德》、《奥尔良少女》,悲剧《欧第伯》,喜剧《放荡的儿子》,哲理小说《老实人》。(2)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雨果13岁开始创作。早期作品多赞成波帝王朝复和天王教会。后在进步思想启发下,正治上转向资产阶段自由主义,并在文学上反对古典主义。他创作的《欧那尼》,以其反封建的主题和打破古典主义创作法则的艺术手法,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在法国的全面胜利。他的大部分作品深刻反映了十九世纪法国社会政治中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现实。1831年发表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通过中世纪一次巴黎贫民起义,揭露了宗教势力和封建政权对人民的学生压迫,鲜明地体现了雨果的善与美、美与丑的对照原则。184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51年曾积极反对拿破仑第三称帝,此后流亡国外达19年。其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和政论,现实主义倾向大为增强。(3)启蒙运动: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所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弘扬理性、反对宗教、提倡人权。教导人们勇于反抗,追求正义。4.本文可分三部分:[1](1)对伏尔泰作出的贡献进行了总体性的评价。[2](2―12)带领人们回顾历史,颂扬伏尔泰在著作、思想和现实斗争方面的丰功伟绩以及非凡的人格力量。[3](13―14)回到现实19世纪,高度赞扬伏尔泰的思想和精神,呼吁人们向他讨教,并表达自己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5.体会雨果充满激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并选择几个最能代表这种语言风格的段落自由朗读。三、问题探讨1.伏尔泰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武器是什么?如何理解伏尔泰为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明确:伏尔泰用“笔”作武器。这轻如风,猛如电的“笔”实际是指伏尔泰著书立说,从事文学创作。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可归纳为两大部分:一是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进行思想启蒙,“培良良知,教化人类”;二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为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2.伏尔泰的微笑表现了他哪三个方面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要突出谈到伏尔泰的微笑?明确:对权贵和压迫者的嘲笑,表现了他面对敌人不屈不挠、坚定不移的优秀品质;对弱者和被压迫者的微笑,表现他善良、仁慈、博爱的宽广胸怀;微笑体现了伏尔泰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