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绣鞋·天台瀑布寺元张可久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尖。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比人心,山未险。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曲子所描绘的意境,了解古诗词的赏析方法。2.体会此曲写景物的角度,并理解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说明:张可久(1207?—1349?)名小山,一云名伯远,字可久,庆元(今浙江鄞县)人。《录鬼簿》言其曾“以路史转道领官”,又曾任桐庐典史。至元初,年七十余,还作过昆山幕僚。一生不得志,浪迹江湖,足迹遍及湘、赣、闽、皖、苏、浙等地,晚年居杭州。专写散曲,小令尤著,与乔吉齐名,李开先称“乐府之有乔、张,犹诗家之有李、杜”(《乔梦符小令》)。朱权称其曲“如瑶天笙鹤,清而且丽,华而不艳”,誉为“不羁之材”,“词林之宗匠”(《太和正音谱》)。散曲集有《小山乐府》。现存小令855首、套数九套。此曲写天台瀑布的壮观,突出天台的高险,并连类取譬,针砭世情,将写景和讽世巧妙而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独出一格。笔势峭拔雄健,景观瑰奇,针砭有力。末句画龙点睛,振起全篇,近乎词中豪放一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目的导入新课1.回忆背诵学过的散曲2.介绍曲的一般常识。(词是元曲,实包含两个部份:一是散曲,一是杂1.读读背背,学生补充,引人今天的曲子的学习。2.根据已有的知识,回忆、讨论、解答。激发学生学习曲的兴趣,使学生渐入学习的佳境,积累曲的一般常识。剧。散曲可以说是元代的新体诗,杂剧是元代的歌剧;散曲可以独立,同时又是构成元代歌剧的主要部份。)了解有关常识。(曲是词的替身,无论从音乐的基础或是形式的构造上,都是从词演化出来的。元曲就是曲子,分散曲和戏曲两种。散曲又分套曲与小令两种。)诵读感知1.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停顿、语音、语调。2.借助注释,个体朗读,通过理解,说说曲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风景图画?3.组织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来描绘曲中天台山美景,理解本曲的内容大意。1.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强调正音。2.自由交流,博采众妙。此曲写天台胜景,作者都写了哪些景致呢?反复朗读感受词的韵律美与情境美,将抽象的文字化为具象的画面,从语言的品味提升到对词的意境的自我表述。阅读鉴赏提问:词人在曲末道:“比人心,山未险”这是作者情不自禁的慨叹。七句自然景物描写中没有词人表赞叹的一字,以此句作结,是否突兀?此曲在景物描写手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四人小组思考问题,交流学习。(这首曲看似客观描写,但实际处处有“我”的情感。如“雪剑”的“看”固然是“我”看,看到天台山这险,实际作者想到了人心之险。作者在美好的景致中寄托着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让学生理解写景中虽没有作者表赞叹的一字,但笔笔都像用蘸满了作者情感的浓墨画出来的,否则哪能这样天台胜景之美丽图画。景中含情。之意。拓展延伸引入无名氏的《醉太平》,组织学生朗读,并与课文比较。(重点放在两曲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上面)1.朗读后交流感受。2.在表达作者感情的不同表达方式方面进行比较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从词所描绘的景象把握作者的情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学习赏析诗词的方法。课后作业选做题:1.用散文化的语言扩写课文。2.对课上引入的《醉太平》进行研读、分析,写一篇赏析短文。完成作业。1.通过扩写,深化学生对本曲的理解。2.习得方法,仔细研读、赏析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