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2、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感受课文所表现出来的美。3、体会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短句和富有张力的词语所构成的场面描写。过程与方法:1、初步感知文章内容,预先扫清生字词障碍。2、收集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了解安塞腰鼓这种艺术形式,了解作者刘成章。3、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感受文章之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民间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教学难点:1、探讨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2、排比、比喻、反复等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教学方法】1、朗读:通过读能感受到语言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腰鼓表演中的生命律动。2、揣摩:对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关键语句,应当仔细揣摩品味。【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老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风沙满天。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它是一片贫瘠落后的土地,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却产生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安塞腰鼓。(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视频)看了以上这段视频录像,你们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你知道安塞腰鼓是一种怎样的艺术形式吗?二、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人。他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八十年代是他创作的一个高峰。他的第一篇散文《转九曲》获得了散文优秀作品—等奖。《安塞腰鼓》获鲁迅文学奖,被选人《中国当代散文精华》。刘成章在创作时,特意写下三个大字“勿忘我”,他认为只有写出属于“我”的东西,才有生命力,才有益于散文的繁荣和发展。刘成章的五部散文集都体现了这一特点。下面就让我们来阅读这篇散文,感受它的灵性、真情与个性。2、安塞腰鼓历史悠久。传到民间后,截为小筒状,蒙牛、羊皮于两端,成为今天的腰鼓。每逢节日击鼓助兴。今天安塞不论男女老少,都能挂鼓挥腿,表演一番。表演形式可分为文、武腰鼓。文腰鼓轻松愉快,潇洒活泼;武腰鼓表现激烈,粗犷雄壮,动作幅度大。男鼓手叫“踢鼓子”,女鼓手叫“拉花”。腰鼓分两种表演形式,一种是路鼓,在行进中表演,步伐有“走路步”、“十字步”、“左右侧蹬腿”、“劳动步”和“金鸡啄米”,“三步一停”、“四步一望”。另一种是场地鼓,可分为单打、双打、对打、多人打,人数可以多至数百人。要求挥腿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转身有股猛劲,跳跃有股虎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安塞腰鼓产生于距延安四十公里处的安塞县,它是黄土高原的产物,其粗犷、雄浑的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浑然一体。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安塞腰鼓先后在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行表演。三、整体感知1、给生字注音:亢奋(kàng)晦暗(huì)羁绊(jī)烧灼(zhuó)辐射(fú)冗杂(rǒng)磅(páng)礴(bó)淋(lín)漓(lí)戛然而止(jiá)2、解释词语:茂腾腾: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发的样子。后生:年轻人。忘情:忘记了其它的一切情感,专心投入某一活动。流苏:穗状饰物。晦暗:昏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冗杂:繁杂。烧灼:热情激荡。淋漓:形容痛快。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3、课文分为三部分,按照腰鼓的演奏前——演奏中——演奏后安排顺序。第一部分:从“一群”到“不曾响过”。这是静态的人物造型描写,这是饱含力量的静,是对后行动描写的铺垫和衬托。第二部分:从“但是”到“成了茫茫一片……”这是描写安塞腰鼓的整个演奏过程,鼓声愈来愈激烈,舞蹈越来越激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