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坤明同志在全市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专题会议上的讲话中共XX市委办公厅2011年12月2日黄坤明同志在全市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专题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11月2日)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XX市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结合中央、省委有关最新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研究部署我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近期重点工作。刚才,叶明同志对市社工委作了情况说明,征宇、新华、孙云和小玫4位同志分别代表市社工委下设4个办公室谈了初步工作设想,市交通运输局、市司法局、市委外宣办分别作了1··发言,大家讲得很好。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做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讲以下六点意见:一、坚持“三位一体”,切实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文明水平,是市委十届十次全会作出的重大决定。这既是新形势下我市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创新举措,也是新时期我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思路。这个工作思路体现了市委对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整体思考和认识,是杭州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特色和积极探索。其主要变化在于突破长期以来侧重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角度看待社会管理的传统理念,以更加宽广的工作视野,把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文明加以整体谋划和协同推进,形成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强大合力。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了文化建设问题,强调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社会共同理想,凝聚社会共同力量,这对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强调社会文明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更加重视人的因素、精神文明的因素、价值观念的因素,第1页共31页与中央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2·这次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原有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的基础上,组建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委员会,下设综合办公室、社会建设办公室、社会管理办公室和社会文明办公室,牵头负责全市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和社会文明的统筹协调工作。这种工作组织架构既是工作思路、工作方式的重大转变,也是杭州立足实际、求真务实的大胆尝试。现在,总的工作架构已经搭建起来,大多数部门也都纳入市社工委,但关键还要各个部门根据自己职责分工,更加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抓好各自的工作。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建立工作责任机制,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机制。通俗地讲,“属地管理”量化到小的单位,就是要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落实责任主体。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化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思想统一到市委的决定上来,切实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摆到重要位臵,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用抓经济工作的劲头抓社会管理工作,并参照市里的做法,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建设管理组织领导体系,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坚持绩效考评,抓好市委《决定》及其任务分解方3··案的落实。市委十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文明水平的决定》,是指导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全市社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抓好市委《决定》的贯彻落实,是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头等大事。前段时间,市委已将《决定》工作任务分解方案下发各责任单位。各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认真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对于分解方案中没有明确提到的但属于职责范围之内的很多具体事情,也是不能忽视的。做到当前突出的问题要抓,正常的建机制的问题也要抓,两项工作都要抓好、互相结合。加强对社会工作的绩效考核,是有效落实各项社会工作任第2页共31页务的风向标和指挥棒。市社工委与市考评办要抓紧共同研究,形成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文明相关的工作绩效指标和考评办法。新的考评指标要充分发挥导向功能,一方面在绩效考核总盘子中要增加社会工作的比重,充分体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另一方面在社会工作自身考核中要增加公共服务、民生工程、基层建设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