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经济大会讲话材料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大会上的讲话包钢(2013年10月22日)同志们:为了深入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按照凤岐书记的要求,前不久召开了全市工业经济大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一批在产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受到了表彰。今天我们又召开全市非公经济大会,还印发了《关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可见市委政府对非公经济的重视程度。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要特别突出非公经济的重要地位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当前,乌海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着城市的未来。首先,发展非公经济是中央和自治区的战略要求。党的十八大重申了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为非公经济的发展迎来一个新的春天。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三个着力”之一,提出到2017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要居西部前列,达到全国中上游水平的目标,并成立了专项推进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70条政策措施。可以说,国家和-1促进社会和谐、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说,未来乌海实现充分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需要我们支持和培育大量的民营企业。同志们,乌海作为新兴的工业城市,经过30多年的发展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国有企业的成功转制和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说,没有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没有今天乌海的成就和强劲的活力。但是,与发达地第1页共5页区相比,与发展需要相比,非公经济还有不小差距。一是总体规模小。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虽然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与发达地区70%至80%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乌海的非公经济规模总体较小,2.4万户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营业收入百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3户,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13户,上亿元的仅有86户。二是产业层次低。非公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其中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中涉煤企业达到53%,而且绝大多数是以原煤生产和初级洗选加工为主,产业链条段、附加值低;服务业领域86%是以个体工商户的形式,从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和机械修理等传统服务业,大型、高端、新兴消费服务业不足;农业领域从事精深加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三是制约因素多。大多非公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导致融资贷款难度大、技术人才引进困难多等要素制约明显。此外,一些产业和行业准入门槛高,民间资本难以真正进入;一些国家和自治区的优惠政策,由于玻璃门、弹簧门的制约,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历史发展形成的客观原因,也有乌海特殊产业结构的因素影响,但是也有我们思想不够解放、-3优势和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明显、产业关联度高的重大项目。同时,要注重本土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培育,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中小企业和各种经济成分合力推进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其次,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非公经济是乌海发展的中坚力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是要促进民营企业的转型。一是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为应对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我们认真落实自治区电价补贴等政策,出台了支持煤炭企业发展等一系列保增长的政策,但这不是长远之计。未来企业的发展关键是要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企业自身的抵御风险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说,调整产业结构不仅是转型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自身长期生存的第2页共5页必然选择。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体制机制灵活、市场反应迅速、调整适应能力强的优势,引导非公经济加快结构调整。关于工业领域转型升级的方向,我们在前几天的工业大会上,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和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