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刚与柔我越来越觉得,在抽象的道理层面人与人之间其实都没有分歧。比如说抽象地谈论“该不该吃饭”,会有分歧吗?当然不会有——谁能说不该吃饭呢?但是吃什么饭?怎么吃饭?谁吃饭?和谁吃饭?何时吃饭?何处吃饭?吃多少饭?……分歧就出来了,而且针锋相对,甚至势不两立。关于学校应不应该有民主教育,我想无论哪位老师都会高度一致地回答:“当然应该有!”但是,什么是“民主”?什么是“民主教育”?如何对未成年人进行民主教育包括民主训练?等等,分歧便出来了。我曾说过:“民主是最硬的。”但我说这话的针对性是,有不少人认为民主就是纵容,就是无法无天,就是让步,就是软弱……所以我说“民主是最硬的”,具体含义是指成人社会的法律权威,是行动上服从由多数民意形成的国家意志(注意我的每一个措辞)。但在儿童世界,不能简单地这样说。我当然不是说对孩子不能有强硬的东西我是说不能简单套用成人的原则。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未成年人。教育,通俗地说,就促进一个人由“生物人”向“社会人”形成。具体说,教育有两个基本功能:文明行为的养成和高尚心灵的形成——注意,我这里只是说的“基本功能”,还有“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潜力挖掘”等等我从略。或者再简化地说,教育,主要是着眼于孩子的“行为”和“心灵”。文明行为的养成,需要训练,需要规则,需要强制,需要鼓励,需要惩戒,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尚心灵的形成,需要引领,需要榜样,需要感动,需要熏染,需要陪伴,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想强调,这两个“长期的过程”在实践中就是一个过程,不过,“行为”和“心灵”并不是半斤八两的对等,教育的主旋律还是“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细心领会这句朴素而深刻的话,我们自然会明白,在教育中,“情”永远大于“法”——哪怕这个“法”仅仅是相当于“法”的班级规章制度。愚以为,面对学生违“法”——触犯了已经告知的规章制度,“容情于法”的做法是,第一,充分利用规章本身具有的“弹性”——我刚才忘记说了,所有真正意义上的可操作的法,都是具有“弹性”的,这个“弹性”体现在量刑的尺度上,比如“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等等,也体现在“免于刑事处分”上。因此,教师在执行规章时,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或宽容,或轻处,甚至“视而不见”或“装作不知”。第二,即使必须执行规矩,以示制度和纪律的严肃性,实施的过程应该尽可能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在方式上柔和些艺术些比如王君老师对那三个孩子的处理方式。第三,如果孩子不是当众犯错,而且后果并不严重,如果“公事公办”则会对孩子造成伤害,那干脆放他一马。宽容有时候比惩罚更有教育效果。当然,如果是当众犯了严重错误,触犯了纪律,若不处理则会造成更大的危害,那也不得不“严格执法”,照章处理。宽容也不是无条件的。教育有时候也需要“说一不二”,不过我认为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属于教育中“不得已”的“非常态事件”。现在不少学校热衷于“军事化管理”,我特别反感,而且包括军训我也反对虽然我的学校也按上级要求不得不每年都对新生进行所谓“军训”。我反对军训的理由这里不多说了,总之,我始终认为,学校需要纪律,学生需要规则,但把学校办成军营是可怕的,让孩子只知服从是可悲的。请允许我不那么严谨但自以为大体差不多地说——教育,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刚”是相对的,“柔”是绝对的;“法”是相对的,“情”是绝对的;严厉是相对的,宽容是绝对的;“疾风暴雨”是相对的,“和风细雨”是绝对的;“三下五除二”是相对的,“润物细无声”是绝对的;“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马卡连柯语)是相对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陶行知语)是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