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初探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优胜劣汰、蓬勃发展的新世纪。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生态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高新技术的劳动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人际关系也日趋错中复杂,这一切都加重了人的心理负担,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少年儿童,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也不能面临世界激烈竞争的严峻考验。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较高的素质,尤其是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很难在学习、生活与工作中从容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情况并沉着、冷静、顺利地去解决。为此,探索小学生心理良好心理素质发展教育的策略,将有力地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是笔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所做的一些初步探索。一、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要让学生充分明白,人的自尊就是对个人价值的自我认知和肯定而个人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于对集体和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因此,要增强学生的自尊心,班主任首先要教育引导学生与其他同学一道共同创建良好的集体,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合作调查活动,班级之间交往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夏令营活动、小组比赛等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场所,更多的交往对象,更多的交往内容,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他们正确的交往观念和良好的交往习惯,使他们丰富的情感得以释放和迁移,由此让学生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及对社会、集体的责任,并富有强烈的正义感。此外,班主任要言同身教,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形象为学生学习及生活上的榜样。班主任应放下架子,友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使他们真正从心理上接受你,把你当做“知心朋友”。班主任要通过自己的言语、表情、举止表现出对遇到挫折的学生充满期望,让他们心情愉快,精神放松,以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的心理健康受教师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经常要做到“动之以情”。在教育小学生的工作中,我们应该给予正面引导和帮助,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在小学生的生活里每天接触最多的人是父母、老师和同学。绝大部分关心和爱护都是来自父母和老师那里,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疼爱,是无私的,而老师对学生的爱更多的是关爱,是理智的。所以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老师的爱格外重要,老师对小学生的爱更多体现在情感教育之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果能用出神入化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并将学生导入作者创作时的激情氛围之中,让学生带着作者写文章时的激情去阅读课文,学生就会对特定的文章产生特定的情感,这对陶冶小学生的情感是很有帮助的。在教学《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课时,我以饱满的激情进入角色,以录象带展现菜园里美丽的景色,以戴头饰表演来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创设了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小学生在课1堂上是高兴的、满意的、有收获的。三、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暗含期待效应”,作为一种期待教育效应,其教育的价值越来越引起了各行各业的重视。为此,教师无论对好学生还是差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应包藏着热爱、信赖、坚信、鼓励、严格要求、期望等内在的、复杂的情绪体验。这种情感反映了教师的一种心情。它通过教师的各种暗示的方式,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向小学生透露出他对学生充满着期待。教师的这种深沉的情感触动着小学生的心灵,对小学生将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它对于诱发和鼓舞了小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情感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向他投去关注和严肃的目光进行暗示,同时传达着教师对该生的期待,很多情况下都能受到很好的效果在教学中,当教师为小学生创设了好的情境,小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功感和收获感的时候,教师及时地表扬和鼓励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这将使小学生尤其是差生感受到“老师喜欢我”、“老师心中有我”,这对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