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军同志在XX省企业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第一篇:俞军同志在XX省企业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俞军同志在XX省企业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2010年3月11日)今天上午我们考察了XX市在两化融合工作方面做得比较出色、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南京高精齿轮集团有限公司和南京三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刚才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位教授和5位企业家还给我们作了很好的辅导,目的是为删选两化融合试验示范企业作准备,主要是研究企业信息化工作上可以尝试的着力点,希望各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尽快进入推进两化融合和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状态。信息技术革命已经由信息处理到信息传递,进而进入信息感知的第三个阶段,生产力将发生裂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遇到挑战。为选择和建设两化融合试验(示范)区和试点(示范)企业,进一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摸清两化融合试验(示范)区评价基本指标和试点(示范)企业在企业产品设计、企业内部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性服务业建设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和评价基本指标,我们组织召开这次座谈会。下面我将2009年企业信息化工作情况和今年的工作重点讲一下:一、2009年工作基本情况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我国工—1—业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我省作为全国工业经济大省和信息产业重要基地,产业综合实力和信息化整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信息化与工业化既具备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上融合的基础,同时也存在两者相互促进和融合的强烈内在需求。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是我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客观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第1页共22页造创新型省份的战略举措,也是当前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的必然选择。2009年,工信部揭开了推进“两化融合”工作的序幕,3月20日工信部下发“关于同意XX市为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的复函”,南京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在省级层面我们依照企业集聚度高、产业规模大、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工作有一定基础、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两化融合”工作中有典型性和示范意义的条件,确定了省级首批“两化融合”试验区:XX县区、XX县区、XX市惠山区、XX市武进区和南通船舶产业集聚区、宜兴环保产业集聚区。通过积极开拓努力探索,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主要是推动国家级和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与“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技术改造、产业调整与振兴、鼓励科技创新、发展电子信息和软件产业等六大新兴产业、支持中小企业等政策的贯彻落实紧密结合起来,在电力电子、装备电子、纺织机械、—2—服装加工设备、环保设备、船用电子等企业集聚度高的重点产业基础上,做宽、做深、做透“两化融合”工作,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推动部分地方政府设立“两化融合”专项资金。部分试验区建立了领导协调机制,有具体主管的负责人和相应的制度,充分发挥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09年全省包含省级试验区共计申报两化融合项目103项,项目总投资25亿元,申请资助4.2亿元,共计资助项目29项,项目总投资12亿元,资助经费6583万元,带动社会投资超过17倍。在企业信息化工作方面,申请列入工信部“倍增计划”项目39项,项目建设总投资5.9亿元,其中贷款资金近3亿元。二、2010年工作安排(一)主要目标(3312工程)设立30个两化融合试验区,培育300个企业信息化试点企业。确定100个两化融合示范项目,20个生产性信息服务平台运营企业,在此基础上经考核择优命名一批“示范区”、“示第2页共22页范企业”和先进单位。(二)重点工作1、积极支持XX市按照工信部要求以及《XX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尽快完成“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目标任务,争取成为国家级“两化融合”示范区。—3—2、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鼓励支柱产业、重点行业、新兴产业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支持中小企业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大产品研发的信息技术应用投入;推动大型整机制造企业,在企业资源管理(erp)、生产执行系统(mes)等建设运行的基础上,建设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企业之间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