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泽、季建业同志在绿色都市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12月13日)落实生态为基方针把南京打造成为独具魅力的绿色都市杨卫泽落实生态为基方针把南京打造成为独具魅力的绿色都市杨卫泽省市党代会之后,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几个大会,主要目的是迅速展开工作布局,把省市党代会精神转化为全市上下的具体行动。今天的绿色都市建设大会,不是一个局部的专项会议,而是事关南京全局的综合性会议;不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推进会,而是一个关系南京长远发展的战略部署会;不是简单的一般性面上动员,而是要在全市上下以铁的决心、高的标准、严的措施、实的成效来推进绿色发展,建成一个顺应生态文明发展潮流、彰显南京城乡特质、体现宜居品质的绿色都市。刚才,季市长作了工作部署讲话,我完全赞成,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各部门和单位作了很好的发言,听了以后很受启发、也很受鼓舞,增强了我们建设绿色都市的信心,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充分认清南京本底与时代潮流,以更强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推进绿色都市建设南京建设绿色都市有两个重要依据,一是南京的本底,即南京自身的特色和禀赋。二是时代的潮流,绿色都市建设本身就是世界的发展潮流。南京的建城史是一部绿色发展史,从孙权始创建业城,到朱元璋奠基应天府,再到民国制定实施首都计划,南京城市的建设发展无不体现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无不体现对绿色的坚守和追求。今天,南京群山环抱,万里长江穿城而过,紫金山风景绝佳,幕府山气势雄伟,秦淮河、金川河萦绕其间,玄武湖、莫愁湖点缀城中。可以说,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江河湖泉相得益彰是南京的特有风貌,绿树成荫已经成为南京的靓丽名片。老天爷给我们的恩赐,老祖宗给我们的第1页共55页遗产,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和传承好。多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秉持对历史负责、为人民造福的原则,着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保护并延续了南京特有的景观风貌,擦亮了南京的城市名片。从70年代末完善环保工作架构到89年在全国率先实行环境保护目标管理,从实施绿色南京战略到坚持环保优先,从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到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从建设东部城市绿色中心到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无论是在发展的战略上,还是在建设的成效上,南京的生态文明建设都在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多项主要指标跃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打响了南京的绿色品牌,赢得了全国乃至世界性荣誉。当前,南京发展迎来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关键转型期,转型期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我们正面临资源控制、环境控制、文化保护、民生保障“双控双保”四大因素,其中与生态文明建设直接相关的就有三个。从资源控制来看,南京地域面积在副省级城市中倒数第三,在省会城市中倒数第二,现在国家下达的土地利用指标每年不到1万亩,仅为前些年实际使用量的十分之一,有限资源、有限空间,发展需求与资源供给存在现实冲突。我们国有实际可用的建设用地只有130平方公里,就我们上个五年计划的城市规模扩张水平来看,增加了差不多110平方公里,从某种程度上讲,城市框架可建设用地的基本范围已经给我们框死了,这样的控制说明我们不能按照原有的方式发展。从环境控制来看,由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惯性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加速的特殊阶段,南京环保工作仍然处在“工业排污下降、其他排污上升,污染增速下降、污染存量上升”的阶段,环境状况指标在全国和全省排位落后。其中,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在副省级城市中排第1位,地均cod排放量在副省级城市中排第2位。在2010年全省空气质量达标测评中,仅有两个城市不达标,其中就有南京。我们讲这个数字,不是否定我们过去的工作,更主要的是要增强我们的环境忧患意识。从民生保障来看,全市环境投诉总量不断增加,已经从2006年的约1.5万件上升到2010年的2.23万件,今年上半年投诉总量已经占全省投诉量的三分之一。年初国家民调中第2页共55页心的调查发现,南京公众环境满意率仅为59.68%。可以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已经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