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济水南街学校郑丽君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背诵经典,提出问题师:小朋友,你们会背古诗吗?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背古诗的小能手,咱们今天就来一个背诵经典诗文比赛,男生一组,女生一组,你们有信心吗?《山行》这首古诗会背诵吗?老师想请男生给老师背诵一遍。男生背的声音很宏亮。女生不要着急,女生就来一首《登鹳雀楼》吧。课件出示学生一起背诵师:我知道大家除了能熟练地背诵古诗,对一些中华经典诗文也能熟练背诵。比如说《三字经》。老师这里有其中的一段,这一段和上面的两首古诗每句的字数有什么不同呢?生:有的一句有7个字,有的一句是5个字,还有的一句是3个字。师:这三首经典诗文分别有多少个字呢?先看《山行》这首诗一共有多少个字?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列式并板书:7+7+7+7=28师:《登鹳雀楼》这首诗一共有多少个字?学生列式并板书:5+5+5+5=20师:《三字经》呢?学生列式并板书:3+3+3+3+3+3+3+3=18学生说时可能说的不太清楚,师说:老师听的有点糊涂了,有几个3呢?生:有8个3师:这样说我就明白了,是8个3相加。大家帮老师数写了几个呢?师接着写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它们的共同点是每一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另一种运算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二、深入探究,认识乘法(1)“3+3+3+3+3+3+3+3=18”这道加法算式,如果用乘法去计算,该怎样写?师:这么多的数加在一起写的时候感觉太累了,如果有10个3相加或者更多100个3相加,这个算式就变会得越来越长,在写时就感觉更累了。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让这个算式变的简短一点呢?师:古代大数学家给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科学家先用8个3相加来概括这个算式的意思,然后在8和3中间加一个这样的符号“×”,就变成了乘法算式,师:这个符号就是乘号,读作“乘”。这个算式怎么读呢?学生试读。指名读,同桌互相读,最后齐读。师:我们再来比较这个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这个乘法算式里怎么多了8,8从哪儿来的呢?生:8就是8个3相加的意思。师:8个3相加既可以写成8×3=,也可以这样写。板书:3×8=问:怎么读?学生读。指名读,学生互读。师再次强调乘号的读法。师:你们看看用乘法来表示这样的加法感觉怎么样?如果有100个3相加怎么写就可以了?师:上面两个加法可以改成乘法吗?指名回答,并解释算式的意思。第二个算式指名扮演,并解释算式的意思。问:刚才我们把这三个算式改成了乘法算式,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加法算式,这些算式能改成乘法算式吗?请同学们来判断一下。多媒体出示这些加法算式。三、练习巩固、拓展应用1、师:通过刚才大家对乘法的学习,我发现小朋友不但是背诗小能手,还是学习数学的小能手。下面老师要带着大家到游乐园玩一玩,你愿意吗?屏幕出示:游乐园场景。师:游乐园这么热闹都有哪些活动呢?生:有摩天轮、小火车,还有过山车。师:摩天轮上一共有多少人?你能提出像老师这样的问题吗?生:过山车上一共有多少人?生:小火车上一共有多少人?师: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请同学们选择一个问题来解决,你想解决哪一个问题,就把那个问题的算式写下来。问:谁来说说你解决的是哪个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学生回答,剩下的学生同桌互说。2、我们再到游乐园中的其他地方转一转,这些小朋友再干什么呢?他们在用小棒摆美丽的图案,你们会摆吗?问:你会用小棒摆什么图案呢?生回答师:看来小朋友们会摆这么多图案。接下来请你想一个你最喜欢的图案,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看你能摆出多少这样的图案?把你的小棒拿出来,准备好了吗?好,开始!学生摆。师:时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