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国石拱桥》后的反思来宾六中周纯莉教书已有四年多了,对于教书,我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也在不断地反省自己以往的教学。前段时间刚教学完《中国石拱桥》这一课,虽然我为这节课也准备了很久的,但是就是上得不好。一节课下来,连我自己都感觉到这是一堂无效课!过后我反思,是因为我自身方面有以下几点不足:第一,作为语文教师,我个人的魅力显然不足。一个人的个人魅力不单单是一个人的外貌、气质,更主要的是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老师,满腹经纶的老师才能让学生信服,让学生瞻仰你,从而爱上你的语文课。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瓢水,老师要有长流水”,老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就必须要多读书,好学习。试想:一个说话吞吞吐吐、词不达意的老师,如何让学生信服,而一个在课堂上侃侃而谈、通古博今的老师必定让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学生受你个人魅力的感染自然就爱上你上的语文课了!而我虽然从教几年了,但是自我感觉自己还是才疏学浅,个人魅力还是不足,吸引不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在上《中国石拱桥》时,学生的参与率不高,积极性不够。在讲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时,只是几个语文比较拔尖的学生能够回答出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其他同学回答不出来,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教学目标。第二,忽略了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整个课堂。常常听到语文老师埋怨“如今的语文课真难上,死气沉沉的,语文课上得特憋屈”。我也在反思自己,在上《中国石拱桥》时,我在讲台上津津乐道,台下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整个课堂死气沉沉的,特别没劲。反思之后,我知道了我的问题在哪里,是我把充满生气的课堂变成了哑巴课堂。整个课堂没有读书声,只有我在乏味地说教,学生怎能不厌烦呢?如果我们语文老师也能在语文课上动情地朗读,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每一篇文章,那么语文课怎么会死气沉沉呢?第三,没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三寸讲台,一支粉笔,一个黑板,一本教材,一班学生,一间教室。”这句话诠释了老师的一生。一直以来我也是这样认为,认为课堂是老师的舞台,我是整节课的主角,粉笔是我的指挥棒,学生在我的指挥棒下学习。但是后来,我知道我这种教学观念落伍了,我们不是课堂的主导者,我们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老师也一直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是真正落到实处的又有几个人呢?很多教授、名师都一再强调老师要放开手让学生去表现自己,让学生敢说、能说、会说,因为只有这样的教学才符合当代的教学模式。而我在上《中国石拱桥》时,本来教学目标中“揣摩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我预设是由学生来说的,结果还是我讲的太多了,学生发言的时间就会相应减少,我没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而这节课我后面的”学习常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和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两个教学目标没有办法实现,因为没有时间了,40分钟很快就结束了……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不断充实自己,勇于创新,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