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普及笛艺文化发展提高学生能力——笛子在学校的普及与发展河南省济源市河苑街小学苏志军办好一所学校,取决于她的方向性和选择性。济源市河苑街小学从过去不到100名学生的一个教学点,发展到现在的近900人,得益于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践行“六带”,二是笛子的普及。下面,我就此两方面的工作,向与会的专家领导和同仁们做一汇报:一、践行六带,丰富内涵发展“六年成就一生”是我校的办学理念,践行“六带”是我校的办学目标,抓好“五让”是我校的工作指针,培育“五好”是我们的育人根本。“六带”就是让学生在毕业时带着300首唐诗宋词、300条名言警句、100篇经典美文、1000个成语;带着50首名曲;带着一手好字;带着1—2项特长;带着健康的体魄;带着良好的行为习惯。“五让”就是让办学理念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航标、让内部管理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支撑、让软硬件设施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保障、让教师素养提升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见证。“五好”就是品德好、成绩好、习惯好、特长好、身体好。在座的都是教育的专家,都是管理学校的行家里手,更是我学习的老师,实践使我认识到:一所学校好比一艘航船,航向、航标的指引,舵手是关键,校长确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要达到的目标,就为家长提供了孩子求学的选择;我校抓实、抓好践行六带,培育五好少年,包括把笛艺文化引入校园,目的就是为了奠定好孩子们人生的根基,使他们在这里兴趣得到培养,特长得到发展,才能得到提高,提升学校的内涵,增强学校的可比性,去满足家长的选择需求。正因为此,我校特别注重教师的培养,实施了“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多措并举提升教师的素质,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自主、快乐学习,为的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开展了“养成好习惯”系列活动,注重德育教育,为的是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大投入,充实软、硬件建设,为的是改善师生工作和学习的条件。学校内涵的不断丰富,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受到了社会的好评,促进了学校的壮大和发展。二、普及笛子,奠定人生基石要使学校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创建特色,打造品牌,提升品质,增强吸引力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各位专家和同仁们都知道,高考的指挥棒,使众多的莘莘学子在这座独木桥上拥挤,孩子们沉浸在繁琐的文化课学习中,远离了外面的世界,眼睛近视增多了,体能素质下降了。竹笛作为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中国竹笛艺术瑰丽多姿,美妙的笛音具有“荡涤之声”的称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促杜工部潸然肠断,使喻成龙鬓发成霜”的诗篇就是对它最美的赞歌。做为通往音乐世界的钥匙和桥梁,吹奏笛子:一可以提升人的气质,使其言谈举止流露出独特的魅力;二可以让人充满自信,多一种才能在竞争中就会处于有利的地位和有更大的回旋空间;三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替代运动锻炼,增强体质;四可以舒缓压力,使烦恼在指趣的意境中烟消云散;五可以使脑子聪明,手眼脑并用,更灵活、更智慧;六可以在练习站姿,预备过程中,培养注意力和养成好习惯。正是基于这些理由,我校选择了笛子在全体师生中的普及,从此与笛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校的具体做法是:(一)保证师资。我们聘请了济源市竹笛葫芦丝学会会长杨烈禹老师担任我校的笛子课教学,过程中,两名音乐老师虚心学习,逐渐胜任了笛子的教学工作,另方面,省学会的吴会长和相关老师定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有了专家的引领,使我们捷径向前。(二)保证时间。1—6年级各班每周安排有一节笛子课,老师负责教笛子的吹奏方法和技巧,教唱歌曲;另方面,每天中午有一节20分钟的笛子练习时间,由各班主任主持、负责,政教处、少先大队坚持巡查,保证训练的效果。同时我们把训练的曲目下载到多媒体桌面上,让学生随伴奏练习,效果更好,进步更快。(三)教师引领。人们常说,让学生有半桶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学生吹奏笛子,教师不会,根本谈不上对学生的指导,教师吹奏笛子,校长不会,就没有说服力,缺少工作的权威性。因此,每周三下午放学后一小时为教师的吹笛训练时间,校长带头,全体教师人人参加,本次学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