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中学生能力的培养邵原二中杨艳平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化,创造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而音乐教育则又把创造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那么,如何才能在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在情感体验中激发创造意识“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小学音乐教学应以情感教育为主线,让学生多听、多想、多说、多做,加强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正确感知和理解,并进行充分的情感体验,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意识。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创造能力传统的音乐教学总是老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没有互动,更别说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一节课下来,老师教得很累,而大多数学生却只学会了主旋律的那么几句,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所以,我们可以从音乐教学中的以下两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第一、节奏训练中的创新节奏是音乐的基穿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穿插适当的节奏训练,通过启发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比如,教师拍“×××”节奏,先让学生进行模仿,再让学生进行节奏接龙游戏,有的学生就即兴拍出了“×××|××|”、“×××|××××|、×××|××××××|×-|、×××|××××|×××|”等节奏。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学会一首歌曲后,请学生编一编节奏,要求把拍手、拍肩、拍腿等配在一起为歌曲伴奏;也可以选择打击乐器敲打自己创编的节奏,一边唱一边伴奏。人人都想说出最漂亮的词语,拍出最好的节奏,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兴致盎然地投入创作,这样既进行了节奏训练,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第二、音乐知识讲解中的创新音乐,作为一种陶冶情操,激发想象力的高雅艺术,它的价值在于激发人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行为。在音乐知识的讲解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讲解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时,教师可以先不写出这两种记号,而是先让学生听老师敲鼓的力度变化,再要求学生用声音、动作或图形来表示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听完后,用模仿火车进站和远去的声音来表示渐强、渐弱;有的同学听完后用手势的高低、大小幅度表示渐弱、渐强的变化;更多的同学用五花八门的图形表示了自己的感受。老师根据这些图形的共性,抽象地概括出了力度记号,从而既讲解了乐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表演是学生乐于参与的一种音乐活动,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在表演教学中,可以通过听歌曲录音或教师的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情绪,然后请学生自己创编歌词、设计动作,也可以让他们自由结合、自由分组,把歌曲的内容和内心的感受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我认为在每节课的最后,可以留有一小段时间来让学生进行表演。让几个学生给全班同学表演节目,演完后大家一起来评一评,并推荐下一个表演者,被点到的同学有二、三天的思考准备时间,下一节音乐课就由他们为全班同学表演。对学生表演的每一个节目,教师都应给予简单的、有针对性的小结,并尽量多加鼓励表扬学生,以发掘他们的创造力;对那些表现突出的学生则应当提出更高要求,让他们自编节目,引导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在表演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此外,在理解歌曲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为歌曲重新填词,让他们根据想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歌曲,自己来决定采用独唱、齐唱、舞蹈等不同的表演形式进行创造表演。如:在教唱《我爱我的家乡》时,完成主要教学任务后,我马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平时的感受,给歌曲填词。同学们的创作欲望一发而不可收拾,爱祖国、爱学校等一段段新词应运而生,使歌曲内容更富新意。总之,现在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知识经济的时代又是创造性的时代,需要一大批敢于探索、善于创新的创造性人才,作为21世纪的音乐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这样才能推动教学改革的不断前进。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