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0-0550(2004)01-0103-07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层序发育对同生期岩溶作用的控制¹º»刘忠宝1,2于炳松1,2李廷艳1樊太亮1蒋宏忱1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摘要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是塔里木油田的主要采油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是区内重要的目的层段之一。在剖面、测井和岩心资料的基础上,以Cross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对区内中上奥陶统进行了初步的层序地层研究,划分出了三级层序界面。结合镜下薄片分析,以特征成岩组构为大气淡水成岩作用的识别标志,识别出4个大气淡水成岩透镜体。在横向连井层序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大气淡水成岩透镜体的发育层位,建立了层序地层和大气淡水成岩透镜体对比剖面。揭示不同级别层序界面对台地边缘碳酸盐岩同生期岩溶的控制,对于正确预测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层序地层学大气淡水成岩透镜体同生期岩溶塔里木盆地第一作者简介刘忠宝男1978年出生硕士含油气盆地沉积学石油地质中图分类号P539文献标识码A1引言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约5.6@105km2,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中地区在区域构造位置上属中央隆起中段的塔中低隆起。北以塔中1号断裂带与满加尔凹陷相邻,西面及南面分别与阿瓦提凹陷和塘古孜巴斯凹陷呈斜坡过渡关系,东与塔中东凸起相邻,是塔里木油田的主要采油区(图1)。以奥陶系碳酸盐岩为重点目的层的油气勘探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多年来,在该区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基础研究工作,包括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储层岩石学、地球化学、测井储层评价、地震储层评价、地层测试、岩溶储层评价预测º»等。经过多年的研究,大家对碳酸盐岩储层发育规律已形成基本共识,即岩溶作用是控制碳酸盐岩储层质量的关键因素,为此,众多研究者运用各种理论和方法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岩溶发育规律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碳酸盐沉积物沉积后,即使很小级别的海平面下降也会产生暴露而使其受到大气淡水成岩作用的改造,从而形成较多的反映沉积物从海水到淡水的成岩层序[1,2]。近年来,研究者普遍认为:大气淡水成岩作用的主要控制因素是矿物特征和气候。如果碳酸盐体是由文石和高镁方解石组成的,那它受到成岩作用的改造程度比低镁方解石组成的岩体大得多。而在干燥气候条件下,较低的降雨量将导致相对较低的淡水运动变化速率,通过渗流带注入的淡水量也就很少;在较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将产生纯粹的溶解作用,在土壤及渗流带中碳酸盐堆积作用的产物也就很少。此外,层序地层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地层学分支学科,近年来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层序地层学方法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也已被广泛认可,故本文将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成岩作用研究相结合,旨在探讨层序发育对同生期岩溶作用的控制,探索本区碳酸盐岩油气储层研究的新思路。2中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层序2.1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地层系统简述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主要为上奥陶统桑塔木组和中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桑塔木组以发育灰色、深灰色厚层泥岩和灰质泥岩为特征。而良里塔格组则为一第22卷第1期2004年3月沉积学报ACTASEDIMENTOLOGICASINICAVol.22No11Mar.2004¹º»王振宇,曾伟等1塔里木盆地塔中一号断裂构造带中上奥陶统岩溶系统研究1西南石油学院11999收稿日期:2003-01-06收修改稿日期:2003-02-20陈永武,赵澄林等1塔里木盆地储层与盖层研究1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11995本项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9976026)资助套厚层的灰色、褐灰色灰岩,从上到下可细分为泥质条带灰岩、颗粒灰岩和含泥灰岩三个岩性段。2.2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层序划分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形成于浅水碳酸盐岩台地背景中,高级别层序的发育主要受海平面升降的控制,而低级别层序和高频旋回除了受海平面升降的周期变化控制外,气候变化也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3]。本文在对钻井剖面、测井及岩心等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对塔中54、44、16、161和24井进行了短、中期基准面旋回分析。同时,在深入分析短期旋回的特点和叠加方式的基础上,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