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袭警案的教训在于我们的指导思想案情背景20XX年12月29日,XX省XX市发生一起杀人案件。20XX年1月4日11时20分许,XX县区分局刑警大队三中队中队长夏波和岱宗坊派出所岱道庵警务区警长肖斌及协警李良等,协助XX市公安局侦查人员到案件重大嫌疑人之弟家中调查了解情况。在警察亮明身份准备入户时,遭到2名嫌犯突然开枪射击,嫌犯在将3位警察、1位协警打伤后,抢劫一辆过往汽车逃跑。12时10分,嫌犯驾驶的越野车在位于市中心的交叉路口撞上了一辆警车,警车被撞得面目全非,警车内的人员被困在车中动弹不得,越野车最后也撞上一棵行道树。两嫌犯从越野车下来,持枪劫下一辆北斗星面包车,由东往西逃窜,紧跟其后的交警支队直属2大队长齐洪海驾驶警车将面包车撞停,下车围捕时齐洪海中弹。嫌犯刘建军受伤躺在地上,三四个警察将其包围抓获,而嫌犯刘鲁民手持双管猎枪依然向人群开枪,最后绝望吞枪自杀。英雄已逝,为了打击犯罪而付出生命代价的警察,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赞扬。尤其是齐洪海,作为一名交通警察,采取撞车的方式来围捕犯罪分子,其自我牺牲精神是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履行职务责任”而已。然而我们不能用英雄的壮举来美化不足,进而掩盖矛盾、回避问题。泰安警方在袭警案的调查部署上,有值得检讨的地方;警方在追捕嫌犯时,同样存在改进的空间。但是战术并不是主要问题,指导思想才是行为的关键。一、清查警察警惕性不高案情回顾。案发第一现场在泰安军分区第一干休所,3位警察和1位协警在准备入室调查犯罪嫌疑人弟弟住处时,突然遭到室内2名犯罪嫌疑人员隔着栅栏式防盗门开枪射击,位于楼道内的4位警察猝不及防,均被击伤倒地。2名嫌犯从屋内窜出,冲到了大街上,抢劫一辆过往汽车逃跑。楼外没有按章设置监控警力。核心提示。对于持枪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警察在排查时应该注意穿着防弹衣,并做好战斗准备。在进行入室调查第1页共9页时,除了叫门的警察,其他警察应该在门的侧面和楼道拐角处待命。而参加此案调查的警察没有穿着防弹衣,而且在叫门时都站在楼道内,缺乏防护意识是造成重大伤亡的间接原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只是普通的入户调查,就不需要4位警察同往,在有情报表明调查的房屋很可能是德州杀人案弟弟住处时,调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和捕获犯罪嫌疑人。在查缉行动的组织工作中,首要的是犯罪嫌疑人的情报的搜集与分析判断,只有善于把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善于利用犯罪嫌疑人不同的社会关系,分析客观环境因素对隐藏犯罪嫌疑人的影响,查缉工作才会少走弯路,查缉成功率会大幅度提高。情报的搜集内容包括:1、案情。主要包括。案件的性质和简要经过;犯案地点和时间;犯罪嫌疑人的人数、性别、年龄、经历、体貌特征、作案特征、心理特征、技能特点、行为习惯、家庭情况、社会关系;携带的武器、器械的数量、种类;潜逃的路线、方向及可能潜藏的地点和行动企图等,并不间断跟踪了解和掌握。如有可能,应将犯罪嫌疑人的照片翻拍复制下发,供查缉人员辨认和判别。2、我情。主要包括。前往调查的警力分布及警务实力;警力素质和装备;行动保障能力;当地可投入的警力;遂行任务的能力和已采取的措施;通信设施和联络的方法等。3、现场环境的基本情况。即查缉区域内的地形特征,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的具体位置;建筑物的类型与结构;与周围建筑物的关系;出入口的数量与位置;现场是否养有鸡犬等家禽。如山地、川地、平原地、森林地、丛林地、农作地、居民地、水域地等。必要时应绘制地形图和交通图,以便分析、预定对我最有利的地形位置展开查缉行动。4、抓捕现场的基本社情。是指查缉区域及其周边的社会情况,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的亲属情况;现场的人车流量;当地的人口稠密度、民风习俗、宗教信仰;群众的政治素质、法制观念以及抓捕对象与周边的社会关系等。5、天气气候情况。即当地当时以及近期内的天候气象情况,第2页共9页主要包括:昼、夜、风、雨、雪、雾及气温、光线等因素。从中分析研究天候、气象对查缉行动产生的影响,充分做好各项保障准备。此次出警是针对凶杀案,不是解决民事纠纷,对这种重大案犯的调查一定要做好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