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3、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教学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教学难点: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理解聂将军被日本人民称为“中日人民友谊的使者”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走入情景。学生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内容。1、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2、激情导入:时光荏苒,时代巨变。1872年,中日恢复外交关系,两国进入了新时期。二、创设情境,学习课文。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对聂将军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在日本人民的眼中聂将军是个怎样的人呢?生交流、师板书: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1、生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用括号标出相关内容,特别要注意聂将军的一言一行,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2、交流:(1)第二自然段中聂将军对战士们说的话:“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A、从转折的预期中体会虽然“敌人凶残”,但“孩子是无辜的”,是“受害者”的道理。从“残忍地杀害”你想到了什么?(九一八、卢沟桥、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的罪行、电视上看到的画面等。)师补充:据不完全统计,抗战中,中国军民至少有3500万人失去了生命,其中有将近3300万人是被敌人屠杀或残害致死,而非牺牲在战场上!而聂将军却说:(引读)我们一定要……后代。理解“伤害”:使人肉体或精神受到损伤。这只有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菩萨才能做到呀!而聂将军就是一位活生生的菩萨!这是因为——理解“受害者”:谁都是战争的受害者?那我们的敌人是谁?——挑起战争的人日本法西斯!B、在读中进一步体会:我们不是法西斯,所以,面对不能理解的战士们,深明大义的聂荣臻语重心长地对战士们说——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从“一定要”、“决不能”的坚定语气中体会聂将军对日本人民和他们后代的真挚、深切的关爱小结:透过文字的背后,你体会到了聂将军有着怎样的心肠和怎样的品质?板书慈善仁义、博大宽广(2)聂将军给小女孩找奶喝,拿过洗干净的梨给美穗子吃,还给她喂饭,送两个小女孩回日军指挥部还在筐里放了许多梨,留着她们路上吃。A、正面描写:看伤口、找奶——细心周到特别补充:八路军在太行山以后,359旅在南泥湾大生产之前,生活非常紧张,彭德怀副总司令的工资是一个月十块钱。一次,他竟花了八块买了一只猪蹄,送给八路军参谋长左权,给她的爱人下奶。因为吃不饱,左权的爱人不下奶,小婴儿宝宝没奶吃,饿得整天哭……不久,左权的爱人怕给部队添麻烦,就背着彭德怀偷偷离开了部队,转移到老乡家……(在这种情况下,聂将军“便马上让警卫员去老乡家给她找奶吃”,人物形象是不是更高大了?)问名字、吃梨、喂饭——消除恐惧心灵安慰无微不至B、侧面烘托:从小姑娘的神情、动作也可看出聂将军的慈善。小结:叱咤风云的将军却有着温情善良的一面,有着母亲般的情怀!在两个年幼无知日本小姑娘面前,他更像是一位慈祥的父亲。也难怪日本人民称他为——“活菩萨”。C、生交流时相机指导朗读。(3)聂将军给日本官兵的信:“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从这封信中,你读出了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军队?什么样的精神?什么样的道理?人:聂荣臻国际主义精神至仁至义的品质政治家军事家的远见卓识义正言辞不卑不亢军队:至仁至义不畏强敌仁义之师正义之师精神:国际主义保家卫国艰苦奋斗道理:我们的抗战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尊严、为了人类的和平。小结:片言只语,就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