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观察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的分析、研究。课堂观察的目的是希望各教研组创造性地使用,发挥集体的智慧,一方面推动全校研究氛围的形成,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性,体现教研活动的学术性,把课堂教学的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有效学习作为我们的专业生活,从而改造课堂文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大家的共同参与,碰撞出更多的教育智慧,丰富和完善课堂观察手册,使它能够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它由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方法,是一种工作流程,构成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工作流程;课堂观察是一种团队合作,它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团队进行。课堂观察从国外引进国内,从专家进入到普通教师,也是现在校本研究的重要内容,使促使教师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一线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学生资料、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了解教学与学习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教育决策与教育评价提供有力的事实依据。课堂观察的分类很多,从工具性来说,可分为实地观察(直接观察)与影视观察(间接观察);从方法上来说,分为定量观察与定性观察;从对象来说,可分为他人观察与自我观察;从课堂的状态来说,可分为实验观察与自然观察;从角色来说,又可分为主动观察与被动观察。在进行自我观察为主的课堂观察时,方法上应以定性观察为主。定性观察对于我们广大的教学实践者来说,有更多的优势所在。首先,它观察的课堂是自然生态的课堂,具有普适性;其次,它特定的情境适合一线教师经常性地进行观察;它操作时灵活性强,特别适合截取课堂情景片段的微格研究。而定量观察就很难具备以上的优点,它操作麻烦,框框太多,因为要及时记录各种数据有时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更得不偿失的是往往造成无法兼顾甚至忽略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内容、师生行为、课堂信息等。因此,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相结合时,还是应以定性观察为主,学校教科室层面可进行定量观察研究,教研组或教师个体可以定性观察为主。课堂观察应以点带面滚雪球般铺展开来,可以组成以3人左右为准的课堂观察小组,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方法与行为,在行动研究中逐渐扩大影响而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改变传统零碎的无政府状态的听课方式。课堂观察的价值:首先,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教学研究的本质在于追求更合理的教学实践。教师在教学中,对某一教学现象,如: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努力追求其合理性,并实施在自己教学活动中,得以验证,以形成对现象的新的理解和鉴赏。这不仅有助于改善教学实践上的不足,而且有助于教师间教学研究氛围的形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其次,有利于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换,当代教师职业要求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而研究型教师就体现在他的教学研究和反思上。课堂观察对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形成学校合作文化等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是促进老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一种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课堂观察可以是一种教学研究的前提,为课题研究提供素材;可以是一个手段,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可以是一个活动,人人参与进来。同时还可以具备以上各种特点。它以课例为载体来研究一个课题。通过观察,产生问题,产生案例,产生需要探究的东西。提出问题后,再去课堂观察,再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