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选自粤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法不可违》中的第一课题《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第二课时《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课时《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懂得了违法行为的含义、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知道犯罪的三个特征及其联系。而学习《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将使学生懂得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容易导致违法犯罪,注意克服“犯点小错误无所谓”的思想,防微杜渐,遵纪守法,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继本课之后的《法律雷池不可越》、《对不良诱惑说不》等内容,与本课的联系也十分密切,学好这一课将为后面一系列法律常识的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所以说,本课与前后知识点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可见本课题在整个第八单元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法不可违》这一课题我设计为两个课时,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将帮助学生分析认识不良行为的危害,知道它们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的恶果,从而在思想上树立避免违法犯罪的观念,在行动上有所为有所不为。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1、针对存在的问题——七年级学生对有关法律知识了解不深,尚不能正确判断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不良行为属于违法,不能正确区分一般违法与犯罪,很多学生抱有“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没有什么关系”的错误想法。因此,在课堂上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首先要使学生了解最基本的法律知识,让学生懂得不良行为的危害,帮助学生树立避免违法犯罪的观念是十分重要的。2、学生的内在需要——随着年龄的渐渐增大,七年级学生开始思考什么样的不良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什么行为是犯罪。因此,作为有必要引导学生在开展一系列活动的同时,学会自觉纠正不良行为,并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真正明确“勿以恶小而为之”,真正做到“我不违法”。三、设计思想设计主线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行为,所以要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行为习惯大家查阳光行为认识再认识(反思)践行通过故事导入,得出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遵纪守法,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自觉纠正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热情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最后让学生审视自我,有意识地改正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根据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年龄特点,结合学生及教师自身的特点和学校实际教学条件,将采用情境体验、开放式、活动式教学方式,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适当设计教学所需的视频、图文资料和各种活动,并与传统的教学媒体适当结合,丰富课堂教学,创设宽松和谐活泼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表现和创新的空间,启发学生在这种情境教学中深刻体会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以此来激起全班同学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感知、领悟,从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分析,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升华。学生在活动中互相交流,共同感受,自觉矫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懂得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违法犯罪,注意克服“犯点小错无所谓”的思想,防微杜渐,遵纪守法,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明白身边的这些不良行为任其发展的严重后果自觉矫正不良行为,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通过反思日常行为习惯,自觉矫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通过畅谈收获,要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将所学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自主构建、巩固新的知识体系;通过阳光行动,巩固强化,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不良行为的危害,从感情动机上避免出现不良行为。五、教学重点和难点不良行为可能导致违法犯罪的发生,所以要防微杜渐,遵纪守法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六、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活动法、案例分析法。七、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①搜集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导致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②搜集本校或本班一些同学不良行为的良好习惯的表现;③多媒体教具;④准备每生一份的行为习惯表;⑤准备每生一份的成长记录卡。2、学生准备: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