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导学案一、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和内战初期战局的演变掌握美蒋勾结、重庆谈判、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二、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⑴.重庆谈判⑵.转战陕北2.难点⑴国共两地在重庆谈判中的斗争牵涉到国内外形势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民心的向背、军力的对比等等因素,因此全面正确地理解国共双方举行重庆谈判的不同意图是一个难点。⑵人民解放军在战略防御阶段的战略战术,牵涉到一些军事知识,如何理解其前后变化的合理性也是一个难点。三、巩固基础——以本为源(一)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填空一、重庆谈判1.背景抗战胜利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同中国人民及其代表中国共产党的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存在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尖锐斗争。⑴光明前途:⑵黑暗前途:2.目的⑴国民党:⑵共产党:3.经过⑴国民党:1945年8月,蒋介石连续三次致电延安中共中央,邀请赴重庆谈判,“共同商讨国家大计”。⑵共产党:8月28日,、等在美国驻华大使、国民党政府代表的陪同下,由延安飞往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进行和平谈判。4.成果⑴《双十协定》:经过43天的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即《双十协定》),确定了。⑵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召开,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二、内战爆发1.时间:1946年6月2.标志:国民党进攻,全面内战爆发。3.人民解放军的作战方针:鉴于双方力量的悬殊,人民解放军采取。4.结果:经过8个多月的作战,歼敌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三、转战陕北1.重点进攻目标:陕甘宁边区。2.经过:⑴毛泽东、周恩来和党中央主动撤离,转战陕北,继续领导西北和全国的解放战争。⑵彭德怀率领,采用“”,取得了青化砭、蟠龙镇、沙家店等战斗的胜利,歼敌3万余人。⑶结果: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四、挺进大别山1.背景:解放战争的第一年,歼敌人,使敌我力量发生显著变化,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2.时间、领导人及军队: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挺进大别山。3.开辟根据地:革命根据地4.意义:挺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的一个转折点。它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二)能力提高——自我检测1、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B、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的矛盾C、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2、重庆谈判的时间是()A、1942年B、1943年C、1944年D、1945年3、人民解放军在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中的主要作战目标是()A、抢占重要的战略要地B、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C、争夺城市和交通要道D、打退国民党的多次进攻4、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区军民的作战方法是()A、游击战B、阵地战C、运动战D、攻坚战5、采取“蘑菇战术”灵活机动的打击敌人的军队是()A、中原野战军B、华东野战军C、西北野战军D、华北野战军(三).当堂检测——立竿见影1、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是为了()A、创建黄埔军校B、解决西安事变C、争取国内和平D、宣传抗日主张2、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性战略反攻的方向选择在()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华东地区D、中原地区3、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A、孟良崮战役B、三大战役开始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4、解放战争中,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是()A、豫皖苏B、陕甘宁C、中原革命根据地D、豫陕鄂5、解放战争第二年,人民解放军的基本任务是()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B、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C、举行全国规模的战略反攻D、举行战略决战6、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里所说的“转折点”是指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B、三大战役的胜利C、南京的解放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