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正确认识强、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1.误认为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其实不一定,因为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取决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必然关系,只有当强、弱电解质等浓度时,强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大,导电性才强于弱电解质溶液。2.误认为某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则这种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其实不一定,如NH3、CO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NH3、CO2与水反应生成了NH3·H2O、H2CO3,NH3·H2O、H2CO3发生电离而导电,故NH3、CO2是非电解质。【易错典例1】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B.强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分子只有水分子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D.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因此Na2O是非电解质【答案】B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移动的易错点1.误认为当对酸、碱溶液稀释时,所有的离子的浓度都减小。其实不一定,如对于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当加水稀释时,由于Kw是定值,故c(H+)减小,c(OH-)增大;而碱溶液稀释时,c(OH-)减小,c(H+)增大。2.误认为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一定增大。如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但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3.误认为由水电离出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一定呈碱性。如25℃,0.1mol·L-1的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都为10-13mol·L-1。【易错典例2】已知醋酸达到电离平衡后,改变某条件,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的电离程度一定变大B.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变强C.溶液的pH一定减小D.发生电离的分子总数增多【答案】DpH试纸使用的误区1.使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若先用蒸馏水润湿,测量结果不一定偏小。若先用蒸馏水润湿,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了,若待测液为碱性溶液,则所测结果偏小;若待测液为酸性溶液,则所测结果偏大;若待测液为中性溶液,则所测结果没有误差。2.溶液的pH值可以用pH试纸测定(精确到整数,且只有在1~14的范围内),也可以用pH计(精确到0.1)测定。【易错典例3】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C.将一小块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将一小块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答案】A【解析】pH试纸在使用前不能用蒸馏水润湿,也不能直接放到待测液中去测定,故B、C、D均错。不能正确判断溶液的酸碱性1.误认为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pH。如pH=7的溶液在温度不同时,可能是酸性或碱性,也可能是中性。2.误认为酸碱恰好中和时溶液一定显中性。如强酸和弱碱恰好中和溶液显酸性,强碱和弱酸恰好中和溶液显碱性,强酸和强碱恰好中和溶液显中性。【易错典例4】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c(H+)=c(OH-)=10-6mol/L的溶液B.pH=7的溶液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答案】A二、盐类水解及其应用水解平衡移动常见的思维误区1.误认为水解平衡向正向移动,离子的水解程度一定增大。如向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FeCl3固体,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但Fe3+的水解程度减小。2.由于加热可促进盐类水解,错误地认为可水解的盐溶液在蒸干后都得不到原溶质。其实不一定,对于那些水解程度不是很大,水解产物离不开平衡体系的情况[如Al2(SO4)3、NaAlO2、Na2CO3]来说,溶液蒸干仍得原溶质。【易错典例1】为了得到比较纯净的物质,使用的方法恰当的是()A.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后,在加压、加热的条件下,蒸发得NaHCO3晶体B.加热蒸发AlCl3饱和溶液得纯净的AlCl3晶体C.向FeBr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加热蒸发得FeCl3晶体D.向FeCl3溶液里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经过滤、洗涤沉淀,再充分灼烧沉淀得Fe2O3【答案】D不能从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