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昼夜与四季第一节昼夜的成因教学目标:1.了解天体的东升西落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2.了解昼夜的成因3.了解“日”的定义,以及它与地球自转周期的关系4.知道中国古代的记时仪器和著名的天文学家教学重点:昼夜的成因、地球自转教学难点:杆影测量教学过程:二、知识目标1、地球的自转①地球自转的中心②地球自转的方向(包括从北极俯视)③地球自转的周期④地球自转产生的星空现象2、昼夜交替的成因①产生昼夜的原因②产生昼夜交替的原因③白天中日影的变化3、计时工具①日的定义②古代计时工具③现代计时工具4、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生平与杰出贡献)①张衡②祖冲之③一行④郭守敬第一节四季与节气四季与节气教学方法....问题提出、学生讨论、媒体播放、阅读总结二、知识要点1、地球的公转...①地球公转的中心...②地球公转的轨道...③地球公转的周期...④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2、四季的形成...①地球自转(日影长度的变化)...②地球公转(地轴倾斜度不变)...③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④黄赤交角造成的结果......午间日影变化、光照时间变化、光线直射点变化、温度变化...⑤四个重要节气(夏至、冬至、春分、秋分)...⑥四个季节(春夏秋冬)3、二十四节气...①地球公转与节气...②节气与农业生产第三节月球与月相(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月球的基础情况2.了解月球的公转和自转3.了解日、地、月的相间距离和相对运动,以及日食和月食的成因。4.了解农历与月相的关系和朔望月。5.了解月相的成因并进行月相观测,掌握月相变化规律。6.知道人类飞向宇宙的历程和人类对月球和行星的探测。教学重点:月相的定义,农历与月相的关系教学难点:月相的成因和月相的变化规律教具使用:教学用球两个,照明光源一个。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找一位同学读下列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殊月似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引导学生找出三首诗的共同特点,并提问学生:你还能说出与月有关的诗句、歌词或神话故事吗?讲述:从古至今,月球一直是人类向往的地方,一说月亮,总会跟一些神话相联,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等等。那么月亮上究竟是怎样的呢?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一至三段并回答下列问题。板书:一、月球的概况:1.表面形态:布满环形山2.无大气和水,昼夜温差大,无任何生物生存。3.月球半径1738千米,体积小,质量轻。多媒体:播放月球概况的电影片段并出示相关图片讲述: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真实的月球与神话中的月球完全不同,揭开月球神秘面纱的科学家是谁呢,是四百多年前的伽俐略,正是他开创了人类对月球的探究,使得更多的人想了解月球。那么大家知道不知道提问:月球是永恒不动的呢还是在不停地在运动?若运动,它在作什么运动?引导学生讨论并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作出回答,教师再组织学生对这种运动作一次现场模拟。学生活动:在教室空地以一个点画一较大的椭圆,同学甲(头较大,可看作地球)站在中心,同学乙(头较小,可看作月球)站在圆弧上,并沿着弧线作逆时针运动,让地球上的人(同学甲)观察月球(同学乙的头)的运动并描述。板书:二、月球的运动1.公转:月球绕着地球沿椭圆轨道自西向东(北半球向下看逆时针)运动。2.自转:月球绕自身的轴也是自西向东运动。3.运动周期:公转和自转周期相等,都是27.3日。讲述:因此在地球上我们始终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结合刚才的演示,让同学甲(地球上的人)观察月球(同学乙的头),只能看到它的一个面(即只能看到乙的一只耳朵)。直到1959年,前苏联的“月球1号”火箭作环月飞行,人类才看到第一张月球背面的照片。4.公历:以月球绕地球公转为基础计时,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讲述:月的长度可分为28日、29日、30日、31日四种,因此有月大月小之分。不仅一年之中有月大月小之分,我们在不同的夜晚看月亮时,月亮的大小和形状也是不同的,难道月亮真的也有大小之分吗。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脑海中的印象,画出几种月亮的形状。并且想一想月亮的相貌为什么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