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考点定位】考纲内容考纲解读1.微生物的培养、分离与应用。1.了解微生物的培养、分离与应用。【命题预测】纵观近三年高考题,本专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分离与应用等,预测2018年高考仍将主要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以上知识点。【要点讲解】一、微生物的培养1.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2)营养组成: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此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氧气以及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3)种类: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2.无菌技术(1)含义:指在培养微生物的操作中,所有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2)关键: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3)不同对象的无菌操作方法3.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1)制备固体培养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2)纯化大肠杆菌①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②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4.菌种的保存方法①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②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二、微生物的利用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分离原理: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脲酶,这种物质在把尿素分解成无机物的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2)统计菌落数目:统计样品中的活菌一般用稀释涂布平板法。(3)实验流程: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细菌的计数。2.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纤维素酶①组成: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②作用(2)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①原理②筛选方法:刚果红染色法,即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③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④实验流程土壤取样(富含纤维素的环境)→选择培养(用选择培养基培养,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梯度稀释(制备系列稀释液)→涂布平板(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考点透析】考点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典型例题】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成分蛋白胨葡萄糖K2HPO4伊红美蓝蒸馏水含量10g10g2g0.4g0.065g1000mLA.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B.该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C.该培养基缺少提供生长因子的物质D.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就可以接种使用【答案】B【变式训练】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只能是天然物质B.培养基只能培养细菌C.固体培养基常用于菌种的鉴定和分离D.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答案】C考点2微生物的分离与利用【典型例题】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原卷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等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作为唯一碳源,目的是为了筛选目的菌B.将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菌种C.实验培养过程中进行振荡培养,可使目的菌和培养液充分接触D.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污染【答案】B【变式训练】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B.需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C.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D.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