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王炳升在全市节能减排会议的讲话在全市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徐进一、充分肯定我市“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方针政策,将节能减排工作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在保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全面完成了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十一五”期间,全市单位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0.4%,超过目标0.4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3.54%,超过目标2.54个百分点。so2累计削减9.16万吨,排放量控制在9.9万吨以内;cod累计削减2.25万吨,排放量控制在5.5万吨以内。氨氮排放量3000吨,控制在4500吨以内。总量减排工作被省环保厅评为一等奖。二是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控制“两高”及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对电力、煤炭、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实施了关闭淘汰,实现节能约97万吨标煤,减排co2241.8万吨、so26.5万吨、cod4200吨。积极发展服务业和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其中,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由2005年的产值19.27亿元、利税1.8亿元发展到2010年的产值109.07亿元、增加值26.6亿元、利税9.95亿元。三是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2006—2009年,中心XX县区空气质量api指数(空气污染指数)分别为73、71、66、62;2010年1月—12月,api指数为65,优良天数占第1页共10页总监测天数的98.6%;金沙江、长江、岷江宜宾段水质状况良好,出境断面(XX县区井口)均优于或达到国家Ⅲ类(三类)水域标准。四是推动了节能技术进步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重大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力度,“十一五”期间安排1100万元科技经费用于节能减排方面,在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796万元用于补助或配套奖励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到2010年全市县城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60.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列入《三峡规划》和《减排责任书》37个工程项目(工业治理项目18个、污水处理厂10个、垃圾处理厂9个),目前已有34个项目全面完成并投入运行,认定完成率100%,除XX县区(与XX县区城同步建设)外,实现了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同志们,这些成绩是在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以及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取得的,是全市各区县、各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扎实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人民政府对为我市节能减排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区县和市级部门,以及各相关企业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回顾“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我认为有六条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第一,加强领导、强化工作职责。我市2007年成立了市长亲自挂帅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减排办公室由市环保局承担,市级有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职责明确,相互协作。制定出台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工作措施,每年召开全市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定期不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分析解决我市节能减排工作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工作。特别是2010年作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冲刺之年,将节能减排工作提到空前的高度,制定了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节能减排预警调控方案等措施,高效推进各项工作,保障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第二、高度重视,严格目标管理。将节能减排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市政府制定了《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办第2页共10页法》,把节能减排指标分解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体系,作为区县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考核内容,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节能减排工作一票否决制。针对2010年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市政府制定了《2010年XX市节能减排工作考核奖惩实施办法》下发各区县政府和重点企业,加大了目标管理的力度。第三,完善机制,推动节能减排政策落实。采取多种措施,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