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一、说教材说课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八册第85页例5——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规律对学生的后继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也可能有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本课的重点不在于了解,而在于验证和应用,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教学目标1、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能运用这一规律进行有关的计算。2、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探索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经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一知识的导出过程,学会学习几何知识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功。(二)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导出过程,能运用这一规律进行有关的计算。(三)教学难点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二、说教法和学法“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本课的设计上我着力通过引导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归纳、运用、拓展等过程,牢固掌握新知。具体的策略是:(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用一个富有趣味性的动画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对话中复习旧知,激发兴趣,调动他们探索的愿望。(二)猜想、实验、验证,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了使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我安排了两个环节,一是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是180°,二是让学生通过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等方法验证这一结论。(三)练习层次分明,呈现方式多样,夯实学生双基。三.说教学程序设计依据以上的分析,我的教学流程大致分为四个步骤。1(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复习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营造一个趣味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能有效地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课开始,通过课件演示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认识这些三角形吗?(课件闪现角)这是三角形的……?(角)每个三角形有几个角?这一情景巧妙地重现知识,改变了复习的方式,再引出三角形的“内角”及“内角和”的概念,为学生进一步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扫除了障碍。接着安排猜角的游戏,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报出其中两个角的度数,老师马上报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并做好板书记录。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很快可以进入愤悱状态,教师便可趁此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三角形∠1∠2∠3内角和30°40°110°70°80°30°90°75°15°(二)自主探究,操作验证让学生做数学就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教学中我重视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在操作、探索中发现,形成结论。1、猜想首先我会向学生提出:“请你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主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这一规律。2、验证然后鼓励他们:“你发现的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的呢?你能不能想办法验证?”恰当的提问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预计能反馈出计算、拼、折等几种验证的方法。教师在集中反馈时必须向学生明确以下几点:(1)用计算的方法,可能会因为测量有误差而导致计算的结果有误差。完成板书。三角形∠1∠2∠3内角和30°40°110°180°70°80°30°180°90°75°15°180°……(2)用拼一拼的方法:要注意为每个内角注上编号再拼,防止搞错,同时借助课件加以说明。(3)用折一折的方法:要注意第一步折的折痕要和底边平行,而且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并用课件演示。3、总结概括结论并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然后指导学生看书质疑,并追问:“如果知道三角形的其中两个角的度数,怎样求第三个角度数?”以强化结论的运用。2(三)巩固运用,夯实双基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应用这一结论,我设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