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心得体会:人民军队的创建与发展(1)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之际,有必要回顾我军成长的历程,对“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武装斗争的道路”等重要问题予以科学的回答,进而深刻认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这对于人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走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中国国情决定的任何国家的革命斗争采取何种形式、走什么道路,都取决于所在国的国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主义革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这个特殊的国度,有着特殊的历史进程、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旧中国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进入近代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武装侵略和政治控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随着瓜分中国的狂潮涌起,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把独立的中国逐步演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革命初期,面临的社会环境是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辛亥革命树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制的旗帜,但并未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结构。在“拥护共和”的幌子下,袁世凯窃取了总统职位,成为最高统治者。他逆历史潮流而动,悍然恢复帝制。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成许多派系,形成军阀割据的态势。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把持北京中央政权,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军阀盘踞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控制东北三省,山西阎锡山以及西南、中南地区的滇系军阀、桂系军阀、湘系军阀、粤系军阀等也各霸一方。各系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势力范围,连年混战,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种局面维持了十多年,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独特的军阀统治时期。民国初年的中国军阀,对外代表着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对内代表着封建地主阶级利益,是外国侵略势力和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产物。不论是大军阀“武力统一”的幌子,地方军阀“联省自治”的号召,还是小军阀“保境安民”的声明,其目的都是要抢夺地盘,排除异己,镇压反抗,而他们维系统治的手段就是战争和第1页共3页暴力。军阀们坚信的铁律是有枪即有权,武力强就能支配一切。正因为如此,当时人们把中国社会的特征称之为“武人政治”。反动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着帝国主义的压迫;在内部没有**制度,受着封建势力的压迫。在这样的国度里进行革命斗争,没有**议会制度可以利用,不允许也不可能开展合法斗争。再看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革命对象是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反动统治的力量异常强大,十分顽固,决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这些都表明,中国不同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走议会斗争的道路。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早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就有过关于暴力革命问题的讨论。1920年底,毛泽东与蔡和森的多次通信中针对教育救国论、科学救国论和实业救国论等社会思潮,指出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历史上凡专制主义者、帝国主义者、军国主义者,非等到人家来推倒,绝没有自己肯收场的。他们一致认为,中国必须采取阶级战争——无产阶级专政的俄国式革命。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一大制定的纲领中也明确规定:要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瞿秋白、周恩来等也提出过民众武装的问题。尽管当时的认识是初步的,但反映出党内已萌发武装革命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真正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则是在大革命失败之后。毛泽东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提出:“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的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47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毛泽东后来在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时,把武装斗争与统一战线、党的建设一起称为克敌制胜的三**宝,明确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强调革命战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毛泽东选集》第2...